[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4240.0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2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高涛;姜天信;杨民;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32 | 分类号: | B41J2/32;B41J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64209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敏打印机。
背景技术
热敏打印机中具有相对设置的打印头和胶辊,打印纸被传送到胶辊上,在胶辊支撑下与打印头紧密接触,打印头利用其表面的发热体发热,使打印纸表面的感热层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在打印纸表面形成图像或文字。
通常为了获得良好的打印质量,需要打印头与打印纸充分接触,并且打印头和打印纸或者胶辊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特别要求打印头和胶辊的相互之间不能水平移动,因此,热敏打印机还具有打印头定位机构,以使打印头与胶辊相切,从而在打印过程中保证打印头与打印纸充分接触,打印头的发热体才能有效的对打印纸表面释放热量,获得高质量的打印效果。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热敏打印机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热敏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14和打印机主体上方的打印头组件10,打印头组件10与打印机主体14通过转轴13铰接,打印头组件10可以绕转轴13旋转,相对于打印机主体14打开或闭合,图1中打印头组件10处于打开状态。
其中,打印机主体14包括胶辊26、纸盒(图中未示出)、以及与胶辊26连接的打印纸传送机构(图中未标号),所述打印纸传送机构能够将纸盒中的打印纸传送到胶辊26的表面。
打印头组件10包括支撑板34和安装在支撑板34下表面的打印头24;在支撑板34侧面、与打印头24相邻的位置设有定位槽68及锁钩38,打印机主体14上设有定位轴66及锁紧轴40,其中,定位槽68与定位轴66的位置相对应,锁钩38与锁紧轴40的位置相对应。当打印头组件10绕转轴13转动、覆盖在打印机主体14上面时,定位槽68的凹陷部70与定位轴66卡接,锁钩38与锁紧轴40锁合,打印头24能够与胶辊26表面接触。
在打印过程中,打印纸传送机构将纸盒中的打印纸传送到胶辊26的表面,将打印头组件10闭合在打印机主体14上,打印头24与胶辊26表面上的打印纸充分接触,而定位槽68和定位轴66限定打印头组件10相对于胶辊26的水平位置,防止两者之间的相对移动,确保打印的质量。
然而问题在于,更换打印介质时需要反复开启、关闭打印头组件10,使得定位槽68与定位轴66反复脱离、卡接,随着打印机使用时间的增加,逐渐造成定位槽68与定位轴66严重磨损,引起打印头24与胶辊26之间定位不准确,两者之间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影响打印机的可靠性,使得打印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敏打印机,具有不易磨损、可靠性较高的打印头定位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敏打印机,包括:
胶辊;
支撑胶辊的主支架;
位于主支架的远离胶辊一侧的定位转轴;
通过定位转轴与主支架铰接的、可相对主支架打开或闭合的可动框;
位于可动框内的、相对于可动框能上下活动的支撑板;
位于支撑板上的、与所述定位转轴卡接的定位槽;
位于支撑板上的、对应所述胶辊的打印头;
位于可动框与支撑板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
可锁合主支架与可动框的锁紧机构。
可选的,所述可动框侧面设置长槽,在支撑板侧边对应于长槽位置设置伸入长槽的凸缘;所述长槽高度大于所述凸缘的厚度;所述定位槽宽度等于定位转轴直径,所述定位槽长度大于定位转轴直径。
可选的,所述长槽位于可动框的垂直于胶辊轴向的两个侧面。
可选的,所述长槽位于可动框的靠近胶辊的、平行于胶辊轴向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可动框内表面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板上设置与所述支撑柱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在可动框的内表面,另一端为悬空端,所述悬空端插入所述安装孔内。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位于定位槽与打印头之间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悬空端为端部直径小于中部直径的阶梯轴。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支架和可动框其中一个上的锁紧轴,设置在主支架和可动框另一个上的、与所述锁紧轴对应的锁钩,以及保持锁钩与锁紧轴卡紧的第二弹性元件。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压簧或板簧。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拉簧或扭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4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钛合金用专用丝锥
- 下一篇:复合型同位素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