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4656.2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61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姜金;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通过施加电压改变物质结构,使物质显色发生可逆性变化的特性。近年来,研究机构采用金属离子与聚合物试制出了可显示多种颜色的元件,通过在1秒内可稳定并可逆性地反复显色和褪色,这类元件目前被应用在玻璃或眼镜等产品上。
现有技术中以数据卡为例,如图1所示,目前一般数据卡与PC机相连,将上传下载速率、接收信号强度显示在PC机的后台软件上;若是手机,则显示在手机屏幕上。
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用户获取终端接收信号的情况的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实现终端外壳随终端信号接收情况发生颜色变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信号检测模块、驱动模块以及外壳模块;
其中,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接收信号并检测信号参数,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施加电压至所述外壳模块;
所述外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驱动模块施加的电压显示相应的颜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控制施加在终端外壳上的电压使终端外壳随终端信号接收情况发生颜色变化,让用户直观的从外壳颜色变化上得知终端当前信号接收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数据卡与PC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据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模块的颜色变化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模块的施加电压与信号强度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如图2所示,包括:信号检测模块21、驱动模块22以及外壳模块23;
其中,信号检测模块21,用于接收信号并检测信号参数,将检测结果发送到驱动模块22;
驱动模块22,用于根据接收的信号检测模块21的检测结果,施加电压至外壳模块23;
外壳模块23,用于根据驱动模块22施加的电压显示相应的颜色。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控制施加在终端外壳上的电压使终端外壳随终端信号接收情况发生颜色变化,让用户直观的从外壳颜色变化上得知终端当前信号接收的情况。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
其中,移动终端以数据卡为例,信号参数以信号强度为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如图3所示,包括:信号检测模块31、驱动模块32以及外壳模块33。
其中,信号检测模块31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信号后,对该信号进行信号传输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检测结果发送到驱动模块32。驱动模块32根据接收信号的强度相应施加外壳模块33上的电压,使外壳模块33随施加电压发生颜色变化。
驱动模块32包括:颜色管理子模块321、电压输出子模块322。
颜色管理模块321根据信号强度与外壳模块33显示颜色的对应关系,以及显示颜色与施加电压的对应关系,查找对应的施加电压值,并向电压输出子模块322发送;电压输出子模块322根据接收到的颜色管理子模块321发送的施加电压值,施加相应的电压至外壳模块33。
外壳模块33具有多层,各层使用不同颜色的电致变色聚合物作为材料。
下面以外壳模块33的可变颜色为红、蓝、绿为例来进行说明。
外壳模块33颜色变化趋势的处理上,如图4所示,可以遵循以下方案:较理想的情况出现后,外壳颜色趋向绿色变化;较恶劣情况出现后,外壳颜色趋向红色变化。即:若用户选择终端外壳随无线传输速率变化时,速率快,外壳颜色趋向绿色变化;速率慢,外壳颜色趋向红色变化;若用户选择终端外壳随信号强度变化时,信号强度大,外壳颜色趋向绿色变化;信号强度小,外壳颜色趋向红色变化。本实施例中以信号强度变化时外壳颜色变化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4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