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5432.3 | 申请日: | 2008-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53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严琼威;黄朝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42;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时代脚步的前进,带领电脑科技的发展、盛行,有越来越多的功能、附加功效提供使用者方便使用,也相对的让使用者对于效能的渴望也更加强烈,从各厂商制造的处理器、存储器的时脉不断提升、硬盘与光盘的转速与时俱进,都可以看出端倪,因此几乎每一项电子科技产品的新规格、新技术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有关传输速度的问题;在2000年,正式由APT、Dell、Intel、IBM、Quantum现已被Maxtor收购)及Seagate等六家公司共同组成Serial ATA的工作群组(Working Group),之后随着组织成员的增加,也于2004年正式更名为SATA IO(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目前只要是与Serial ATA标准相关的草案拟定、研讨或是推广工作,都是由这个组织所进行推动。
而至于在SATA(Serial ATA)的工作原理上,顾名思义也就是期望作为Parallel ATA的继承者,因此价位上也不能太过昂贵,并且预先设定在作业系统等软体可以百分之百相容,以免发生先前期望推动以IEEE 1394取代PATA时失败的情况发生,而SATA基本上是采用点对点方式的传输与Fiber Channel介面编码方式,在信号线部分比起旧有的PATA 40条信号线的方式,可说是精简了不少,里面仅具有两组(共4条)的差动式信号线,再加上3条的地线,一共仅有7条;通过7比40的比例,在线材上能够如此精简的设计,对于机壳内部空间的运用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并且SATA具有LVDS低电压抗干扰的特性,不但在噪音与功率损耗上能够有更好的解决之道,同时也能避免PATA控制器无法使用更先进便宜的制程的限制;惟因SATA连接器在使用时无法直接供应电源,必须通过额外设置电源连接器,以提供SATA连接器使用时所需的电源,也造成SATA连接器在使用时的诸多缺失,如:
(1)目前所使用的SATA连接器,都要附设电源连接器,使用时必须同时插接才可传输数据,否即无法传输数据,使用并不方便。
(2)设置SATA连接器的电路板上,即必须再设置电源连接器,也会占用电路板上的空间,影响电路板的电路布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使绝缘座体具有供电的效能,并不需额外设置电源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至少包括绝缘座体、端子组及复数供电端子,其中:
所述绝缘座体在基部内设有L形插槽及复数端子槽,而所述基部外部的一侧壁面及另一侧凸肋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贯通至所述基部另一侧的槽道;
所述端子组穿设于所述绝缘座体的L形插槽的各端子槽内,并具有延伸至所述端子槽另一侧的焊接部,且设有分别穿设于所述侧壁面的槽道和所述凸肋的槽道内的复数供电端子,所述复数供电端子一侧设有延伸至所述槽道另一侧的焊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基部外部一侧壁面、另侧凸肋侧面分别所设的槽道中,可分别穿设有供电端子,而可与相对型式的电连接器的复数导电端子电插接,且进行传输信号时,以通过复数供电端子、复数导电端子提供绝缘座体所需电源为主要保护重点,不仅使绝缘座体具有供电的效能,并具有不需额外设置电源连接器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分解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54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激光器折叠光束整合装置
- 下一篇:温控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