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迎宾礼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6100.7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峰峰;裴卫栋;刘春芳;孙锦涛;李晔;王亚琼;马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北方风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4/02 | 分类号: | F42B4/02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任林芳 |
地址: | 030009***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迎宾 礼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礼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迎宾礼炮。
背景技术
现有迎宾礼炮的撤距较窄与牵引车不是很匹配,另外结构稍欠合理,操作比较费力,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礼炮的安全性能也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迎宾礼炮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迎宾礼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迎宾礼炮,包括鸣放系统、架体系统、运动系统,所述的鸣放系统包括炮身、闩体,所述的架体系统包括焊接为一体的上架和下架、与下架铰接的大架、固定炮身在上下架上的摇架以及防盾,所述的运动系统包括通过轮轴连接的左、右车轮、行车固定器以及缓冲器,轮轴安装在下架上,其特征在于上下架上安装驱动摇架的齿轮式高低机,上下架的前部安装平衡机。
防盾左右两侧设置刹车灯、转向灯和示廓灯。大架其中一支的末端安装辅助滚轮。车轮上安装电磁刹车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造型更加威武雄壮,与牵引车车型更加匹配,视觉效果更加良好。礼炮与牵引车做到一体化,提高运动时的稳定性,使之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炮身,2-闩体,3-摇架,4-行车固定器,5-上下架,6-大架,7-缓冲器,8-高低机,9-平衡机,10-车轮,11-防盾,12-辅助滚轮,13-示廓灯、转向灯、刹车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1、产品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鸣放系统、架体系统、运动系统。
所述的鸣放系统包括炮身1、闩体2。为防止炮手在操作过程中手指被挤本实用新型增加开闩手柄与炮尾之间的距离,并增强握把的防滑性与防护性,使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方便。
所述的运动系统包括通过轮轴连接的左、右车轮10、行车固定器4以及缓冲器7,轮轴安装在下架上。大架6其中一支的末端安装辅助滚轮12。车轮10上安装电磁刹车机构,提高礼炮在牵引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选用了与牵引车型号匹配的车轮,设置了扭杆缓冲器,礼炮辙距与牵引车辙距保持固定比例,增加车体稳定性。
所述的架体系统包括焊接为一体的上下架5、与下架铰接的大架6、固定炮身1在上下架5上的摇架3以及防盾11,上下架5上安装驱动摇架3的齿轮式高低机8,将高低机手轮力降至1.9kg(指标要求4kg),操作起来更省力。上下架5的前方安装平衡机9。摇架、上下架、大架、炮身以及架体系统相关零部件,适应辙距加宽后的外型变化,降低重心。
防盾11加宽加高,与牵引车宽匹配,正面观看礼炮大气美观,同时提高对礼炮兵的防护。防盾11左右两侧设置刹车灯、转向灯和示廓灯13,并与牵引车预留接口,方便礼炮的道路行军牵引。
礼炮总体造型更加威武雄壮,与牵引车车型更加匹配,视觉效果更加良好。礼炮与牵引车做到一体化,提高运动时的稳定性,使之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安全性。
2、工作原理
礼炮各机构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电击发炮弹底火,使礼炮弹中的火药燃烧产生气体,气体膨胀发出声响。
3、工作过程
3.1、礼炮由行军状态转为鸣放状态
a)、解脱刹车与指示灯控制电路。
b)、打开扣紧器和行军固定器,收回礼炮牵引环。
c)、打开大架至限制器碰到车轮为止。
d)、打开闩体,擦净炮膛,检查闩体动作,然后关闩。
3.2、鸣放准备
a)、用炮刷擦净药室与炮膛。
b)、用闩体提把取下闩体,将闩体及闩室擦拭干净并涂油。
c)、将闩体装入闩室内,检查闩体的机构动作。
d)、接通礼炮与控制车电路,检查电击发装置与电源是否正常。
3.3、鸣放
a)、打开闩体。
b)、按照下达口令将礼炮弹装入药室,用力将弹推到位。推弹时药筒底缘碰开抽筒子,闩体自动关闭。
c)、听到鸣放口令时,按下控制车操纵台上按钮,礼炮弹通电击发。
d)、鸣放完成后,擦净药室与炮膛,涂油以防生锈。涂油后扳动抽筒子杠杆,将闩体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北方风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北方风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6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谐振式石英晶体温度传感器
- 下一篇:余热回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