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2.5吋硬盘转3.5吋硬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6130.8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8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12 | 分类号: | G1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三重***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2.5 硬盘 3.5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电脑硬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与电脑相连接的2.5吋硬盘转3.5吋硬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硬盘主要有较小2.5吋与较大的3.5吋的两种规格,对于这两种规格的硬盘,由于规格不一,因而不具有互换性,在许多时候给用户造成许多不便,大部分电脑与硬盘相连接的固定装置只能有3.5硬盘规格的设置,当资料放置在2.5吋硬盘内,而同一台电脑需要使用这些资料时,2.5吋硬盘便不能方便、安全的固定在机箱内,资料的调取及存储有诸多不便,因此,亟需能同时使用规格不同的2.5吋硬盘和3.5吋硬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2.5吋硬盘转3.5吋硬盘装置。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2.5吋硬盘转3.5吋硬盘装置,包括硬盘基体盒、设置在硬盘基体盒中部的基板、设置在基板顶端的滑动托盘、压接在滑动托盘内的硬盘,硬盘基体盒前端内壁设有硬盘转接头,该硬盘转接头与电脑的相关部分连接,所述滑动托盘设置在硬盘基体盒内腔中部,该硬盘基体盒的前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弹压片;所述滑动托盘前端设有凸套,方便与硬盘转接头连接,其后端向上凸起,该凸起处插有一连接条,该连接条与滑动盖体转动连接,滑动盖体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上端均设有连接滑槽,其下端均设有连接通孔,该通孔均插接有转销。
所述滑动托盘后端的连接条插入所述滑动盖体下端两侧连接板的连接滑槽内。
所述滑动盖体下端的两转销与硬盘基体盒相对应之处均设有通孔,所述转销与所述通孔转接。
所述硬盘基体盒的外形尺吋与3.5吋硬盘的盒体尺吋相同。
工作原理:将滑动盖体向前推进至限位点后向上拉起,将硬盘放置在滑动托盘上,向下关闭滑动盖体,同时向后推进滑动盖体至初始状态,此时硬盘前端的串口与硬盘基体盒前端内壁的硬盘转接头紧密插接,滑动盖体向前旋转将硬盘压紧,该滑动托盘的长、宽是采用2.5吋硬盘的硬盘基体盒为设计基准,因此2.5吋硬盘刚好与硬盘接插件自动紧密插接,该硬盘基体盒的盒体尺吋与3.5吋硬盘的尺吋相同,因此,在需要使用时,可以将包含有2.5吋硬盘的盒体直接放入电脑的机箱内3.5吋硬盘卡座内,当3.5吋硬盘使用,从而实现将2.5吋盘转化为3.5吋硬盘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既省事有省力,尤其适合需要频繁更换3.5吋与2.5吋硬盘的电脑及专业IT行业人士使用,实现2.5吋至3.5吋硬盘的便捷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托盘与滑动盖体配合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2.5吋硬盘转3.5吋硬盘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4所示的2.5吋硬盘转3.5吋硬盘装置,包括硬盘基体盒1、设置在硬盘基体盒中部的基板2、设置在基板顶端的滑动托盘3、压接在滑动托盘内的硬盘4,硬盘基体盒1前端内壁设有硬盘转接头12,该硬盘转接头12与电脑的相关部分连接,滑动托盘3设置在硬盘基体盒1内腔中部,该硬盘基体盒1的前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弹压片18;滑动托盘3前端设有凸套31,方便与硬盘转接头12连接,其后端向上凸起,该凸起处插有一连接条32,该连接条32与滑动盖体6转动连接,滑动盖体6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连接板62,该连接板上端均设有连接滑槽64,其下端均设有连接通孔66,该通孔均插接有转销67。
滑动托盘3后端的连接条32插入所述滑动盖体6下端两侧连接板62的连接滑槽64内。
滑动盖体6下端的两转销67与硬盘基体盒1相对应之处均设有通孔13,该转销67与通孔13转接。
该硬盘基体盒1的外形尺吋与3.5吋硬盘的盒体尺吋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6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圈结构和使用该线圈结构的电动控制阀
- 下一篇:一体式CD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