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限位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6221.1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32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俊龙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姜 莹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限位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医用限位座椅。
背景技术
精神病人或吸毒患者,特别是有严重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和吸毒患者,在其情绪和行动不能控制的时候,通常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暴力行为。严重精神病人和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在精神病人和吸毒人员患病时,就需要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约束,以保护患者,避免其伤害自己或他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发病时较好的限制精神病人和吸毒患者的行动,且不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的医用限位座椅。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限位座椅,包括靠背、座面、椅腿和扶手,其中所述靠背前端一侧立柱上固定有一胸部固定带,对应靠背的另一侧立柱上固定有与胸部固定带相配合的胸部固定带锁固装置;所述扶手前端安装有手臂固定带,扶手上设有供手臂固定带传过的长方形空隙,下部装设有与手臂固定带相配合的手臂锁固装置;所述椅腿前端间隔设有两个可打开和锁定的腿部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医用限位座椅,其中所述胸部固定带与靠背立柱通过合页焊接连接,前端设有一排可调接胸部固定带长度的圆形孔洞,穿过胸部固定带锁固装置的胸部固定带由插入圆形孔洞内的锁固件实现锁定;所述手臂固定带通过合页焊接在扶手上,前端开设有一排可调节手臂固定带长度的长方形孔洞,穿过空隙的手臂固定带由插入长方形孔洞内的锁固件实现锁定;所述腿部固定带焊接在椅腿前端的支架上,包括两个通过合页连接在一起的半圆弧形钢板、一焊接在钢板一端的锁固件及一焊接在钢板另一端设有一排可调节的孔洞的钢板,锁固件插入带孔洞的钢板中实现锁定。
所述的医用限位座椅,其中所述锁固件为插锁。
所述的医用限位座椅,其中所述胸部固定带、手臂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的边角处均为圆弧形。
所述的医用限位座椅,其中所述胸部固定带、手臂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的内部套设或粘贴有一层软性材料。
所述的医用限位座椅,其中所述椅腿底部焊接有底座,底座上设有螺孔。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限位座椅,设置的胸部固定带、手臂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分别约束住行动不能控制的精神病患者和吸毒人员的身体和四肢,有效防止了精神病人和吸毒患者在行动不能控制时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伤害,同时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检查和护理;
2、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限位座椅,胸部固定带、手臂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均设有可调节的一排孔洞,长度均可调整,可适用各种身材的患者使用;
3、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限位座椅,胸部固定带、手臂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所有边角均设为圆弧形状,无棱角,避免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同时还可以在胸部固定带、手臂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外部套设一层软质材料,如海绵、泡沫或布料等等,从而进一步保障在有效约束住行动不能控制的精神病患者和吸毒人员的同时保证患病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5、所述的医用限位座椅,椅腿的底部焊接有底座,底座上设置的螺孔可以通过螺钉将座椅固定在地面上,从而更有效的约束行动不能控制的患者。
纵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固定安全可靠,在保障有效约束住行动不能控制的精神病患者和吸毒人员的同时也保证了患病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臂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臂固定带锁固装置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腿部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靠背,2-座面,3-椅腿,4-扶手,5-胸部固定带,51-圆形孔洞,6-插锁,7-手臂固定带,71-长方形孔洞,72-插锁,8-空隙,9-腿部固定带,91/92-钢板,93-插锁,94-孔洞,95-钢板,10-底座,101-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俊龙,未经赵俊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6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