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流道集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6266.9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0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庄海军;袁智蕙;周家强;贲亮;刘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淑荣 |
地址: | 163453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流 道集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油田测井领域,尤其是用于油井产液集流测量中所用的双流道集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井过环空产液剖面测井主要采用的是集流测量方式,集流后油井套管内的流体进入集流测量通道,由于地层压力的降低,目前油井套管内的流体已经是油、气、水三相并存的状态,由于气相不计为油井的产液量,但其却对测量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使测量失去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集流测量不准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流道集流器,该双流道集流器在测量时将气相从流体中分离出来测量结果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双流道集流器包括集流器主体,集流器主体上部内壁卡套有隔离筒,隔离筒与集流器主体上部内壁之间有环腔,隔离筒上、下对应的集流器主体壁上分别有气相出口和气相入口,气相出口和气相入口与环腔分别相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在结构上设计两个流道。集流器工作时首先集流伞撑起,由于重力分离关系,油、气、水三相在集流伞下方汇聚重力分离,气相处于最上方,处于最上方的气相将由气相入口通过环形通道,由气相出口流回套管内;处于下方的油水相将由油水相入口进入测量通道,由出液口流回套管内。通过集流结构的变化,将气相加以分离,使其不进入集流测量通道,完成仅对油水两相的测量。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更具有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气相出口,2-隔离筒,3-环腔,4-气相入口,5—油水相入口,6—集流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中1所示,该双流道集流器包括集流器主体6,集流器主体6上部内壁卡套有隔离筒2,隔离筒2与集流器主体6上部内壁之间有环腔3,环腔3作为气相流通通道,隔离筒2上、下对应的集流器主体6壁上分别有气相出口1和气相入口4,气相出口1和气相入口4与环腔3分别相通。由气相入口3和气相出口1及环行气相流通通道构成气相流道;由油水相入口4和测量通道构成油水相流道。在实际使用时,油、气、水三相在集流伞下方汇聚,由于重力分离关系,气相处于最上方,处于最上方的气相将由气相入口4通过环形通道即环腔3,由气相出口1流回套管内不参与测量,即测量时不含气相只含有油水相;处于下方的油水相将由油水相入口5进入测量通道,由出液口流回套管内。通过集流结构的变化,将气相加以分离,使其不进入集流测量通道,完成仅对油水两相的测量。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更具有实际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6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浸没式三螺杆泵
- 下一篇:输送式偏心配水堵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