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分离三相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6355.3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海;史佳;潘健康;池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金海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325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分离 三相 计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油气两相混合物分离开,以实现对油、气和油中含水率分别计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油田油井计量普通采取十几口油井的产出液进入同一计量间,共用一套计量装置的油井计量方式。计量过程中首先用两相计量分离器将油井产出物分出液、气两相,然后用液位计量液,这种计量方式进入高含水期后,已难以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油井产液量普遍波动较大,有的油井不含气,无法用单只分离器实现量油,低产油井还存在产液间歇现象,间歇时间长短不一,短时计量很难得出真实的产量。采用两只分离器分别装液位计的方法已不能实现三相连续量油。反而加大了设备投入成本。
2.分离器进口采用正向进液,造成分离器罐内液面波动大,油、气分离效果差,计量误差超过10%。
3.现有的分离器大多采用封闭式结构,在长时间的分离计量过程中罐内容易结蜡、结垢造成计量误差大,清洗维修不便。
由于油井产液含水率高,有大量游离水存在,现有分离计量装置无法测出含水率,普遍采用人工取样,但人工取样随机性很强,很难取准,无法得到真实、稳定、准确的含水率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无气井单罐分离器无法量油、双罐分离器分离效果差、人工量油数据随意性大、计量误差大、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离油气计量装置,包括第一分离器计量罐、第二分离器储存罐、进油管、出油管、气管和设置在第一分离器计量罐上用于测量第一分离器计量罐内的液位高度的液位测量装置。
所述第一分离器计量罐为可开启顶盖的圆柱形罐体,底部设有支架;第二分离器储存罐为封闭的圆柱形罐体,其底部设有支架,顶部设有排气管;
所述进油管设置在第一分离器计量罐和第二分离器储存罐的上部,两端分别与第一分离器计量罐和第二分离器储存罐的内腔连通且进油管的内壁分别与第一分离器计量罐和第二分离器储存罐的内壁相切,进油管上还设有进油气动三通阀;
所述出油管设置在第一分离器计量罐和第二分离器储存罐的底部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分离器计量罐和第二分离器储存罐内腔连通,出油管上设有出油气动三通阀;
所述气管设置在第一分离器计量罐和第二分离器储存罐的顶部且分别与第一分离器计量罐和第二分离器储存罐内腔连通,所述气管上设有二通切断阀和气体流量计。
上述方案中,所述液位测量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丝杆、丝杆螺母,油位传感器安装杆和水位传感器安装杆,油位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油位传感器安装杆和水位传感器安装杆的下端,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丝杆螺母旋装在丝杆上,油位传感器安装杆和水位传感器安装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丝杆螺母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加水装置,包括液位计和与第一分离器计量罐下部内腔连通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注水口,液位计和水管的下部设有排污阀和除砂器。所述液位计上设有若干用于显示液位高度的容光管和控制液位的磁电开关。
还包括油水分割罐,设置在第一分离器计量罐内的底部。
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安全阀。
所述PLC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触摸屏和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PLC控制器和触摸屏的电源输入端,PLC控制器的脉冲输出口与步进电机的输入端连接,触摸屏通过数据线与PLC控制器的串口连接,PLC控制器的各输入端子分别连接油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磁电开关的信号输出端,PLC控制器的各输出端子分别连接控制进油管上的进油三通阀的第一电磁阀和控制出油管上的出油三通阀的第二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正向进油方式改为切向进油,将原有的两罐分别装有液位计的方式改为一只装有液位计另一只不装液位计的计量方式,在分离器低部装有一定高度的清水,并装有油水分割管,顶部安装液位测量装置,该装置由PLC控制步进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螺母上的油位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上下直线运动来探测油井产液和清水液位。本实用新型具有分离计量液面波动小,油井产液分离效果好,能够准确计量出油井液量、气量及产液的密度求得油井产液含水率的功能,操作方便,计量精度高,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为PLC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金海,未经余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6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角度路面结构层剪切试验模具
- 下一篇: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