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接头的电子装置和通用总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6639.2 | 申请日: | 200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9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7/14;H01R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红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接头 电子 装置 通用 总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接头的电子装置和通用总线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接头可移动的电子装置和通用总线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装置透过接头以插拔于其它装置上。举例来说,一般通用总线装置(universal bus device,USB device)便是透过接头而插设于其它装置上,以传输数据。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装置的体积也跟着越来越小,也使得配置在其上的通用串行总线孔也跟着分布在更密集的区域。因此,通用串行总线装置插入通用串行总线孔后,常常会妨碍到相邻的通用串行总线孔。
图1是传统通用串行总线装置102使用状况图。参照图1,当通用串行总线装置102插入通用串行总线孔后,其相邻的另一通用串行总线孔106即会被通用串行总线装置102妨碍而无法插入其它装置。
由上述可知,需要一种具有接头的电子装置,仅需改变其内部结构,即可避免在插入后,妨碍到相邻的接头插孔。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具接头的电子装置,借着简单的结构,使得接头可以左右移动。因此,此电子装置可避免在插入后,妨碍到相邻的接头插孔。另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具有接头的通用总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第一印刷电路板、接头、软性印刷电路板、载具、壳体以及滑轨结构。其中,软性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接头。载具装载接头。壳体装载第一印刷电路板、软性印刷电路板以及载具。另外,壳体具有一开口,以供接头穿越出壳体。此开口的长轴尺寸大于接头的长轴尺寸。滑轨结构耦合载具与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通用总线装置,包含壳体、第一印刷电路板、载具、滑轨结构、接头、软性印刷电路板。在壳体的一侧具有一开口。第一印刷电路板装载于壳体内。载具装载于壳体内。滑轨结构耦合载具与壳体。接头装载于该载具内。另外,接头穿越开口至壳体外。其中,开口的长轴尺寸大于接头的长轴尺寸。软性印刷电路板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接头。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通过接头的左右移动,可使得电子装置避开而不妨碍相邻的接头插孔。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单纯,应用本实用新型不需增加太多额外空间,可缩小产品的尺寸大小,其生产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传统通用串行总线装置使用状况图;
图2A以及图2B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2:通用串行总线装置 260:壳体
106:通用串行总线孔 261:开口
210:第一印刷电路板 270:滑轨结构
220:第二印刷电路板 271:第一滑轨
230:接头 272:第二滑轨
240:软性印刷电路板 V:开口的长轴尺寸
250:载具 W:接头的长轴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以及图2B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图。其中,当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一通用串行总线装置(universal serial bus device,USBdevice)时,电子装置的接头可为一USB接头。
参照图2A。电子装置包含第一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210、接头230、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240、载具250、壳体260以及滑轨结构270。软性印刷电路板240电性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210与接头230。载具250装载接头230。其中,接头230可安装于一第二印刷电路板220上,使得接头230通过第二印刷电路板220与软性印刷电路板240电性连接,且第二印刷电路板220装载于载具250内。壳体260装载第一印刷电路板210、软性印刷电路板240以及载具250。参照图2B,壳体260具有一开口261。开口261供接头230穿越出壳体260。其中,开口261的长轴尺寸V大于接头230的长轴尺寸W。滑轨结构270耦合载具250与壳体2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6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合滑动与斜立的壳体结构
- 下一篇:电路板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