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轮摩托车减振车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6902.8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40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更发;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更发;张翔 |
主分类号: | B62K11/10 | 分类号: | B62K11/10;B62K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志平 |
地址: | 510900广东省广州从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摩托车的车架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的两轮摩托车构造中,发动机紧固于车架上均是刚性联接,且后主支承安装为悬臂横向式结构,其构造、强度、刚度不合理,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与车架产生较激烈共振,使乘员难受(舒适性差),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两轮摩托车共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两轮摩托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两轮摩托车减振车架,该车架设有用于安装固定发动机的支架体,所述支架体由两件长形弧状钢板、两个竖向钢管、中间套管、下支板、上横管组成,其中两件长形弧状钢板分别焊接到两个竖向钢管上,中间套管焊接在两个竖向钢管之间,两个竖向钢管的底部焊接下支板,长形弧状钢板的上方焊接上横管,整个支架体呈竖向状态焊接于车架的发动机主后支承安装部位。
所述长形弧状钢板的外侧焊接有刹车开关支架。
所述车架在发动机前支承连接部位设置有两个缓冲套。
所述缓冲套由内、外钢套及中间的缓冲橡胶组成。
本实用新型针对两轮摩托车发动机振动引起的小载荷高频振动这一现象,改善车架中发动机支承安装结构,在发动机主后支承安装部位设计一个支架体来安装固定发动机,成竖向状态的支架体对发动机引起的高频振动有良好的衰弱振动效果,不仅能克服共振,改善行车舒适性,而且使车架强度改善、刚度合理、寿命提高、整车更安全、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P向视图;
图4是图3的B-B视图;
图5是发动机后主支承安装支架体结构图;
图6是图5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横管 2——竖向钢管
3——中间套管 4——长形弧状钢板
5——刹车开关支架 6——下支板
7——缓冲套 8——车架
如图1-6所示,该车架8设有用于安装固定发动机的支架体,支架体由两件长形弧状钢板4、两个竖向钢管2、中间套管3、下支板6、上横管1组成,两件长形弧状钢板4分别焊接到两个竖向钢管2上,中间套管3焊接在两个竖向钢管2之间,两个竖向钢管2的底部焊接下支板6,长形弧状钢板4的上方焊接上横管1,外侧焊接有刹车开关支架5,整个相对独立的支架体呈竖向状态焊接于车架8的发动机主后支承安装部位,起着发动机后主支承安装功能,其中长形弧状钢板4适合发动机安装,中间套管3和下支板6满足后轮平叉安装,车架8在发动机前支承连接部位设置了两个由内、外钢套及中间的缓冲橡胶组成的缓冲套7,起缓冲避震的作用。上述结构使车架共振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消除了乘员行车中因振动较大而引起的难受感觉,车架的强度足够、刚度适当,使用寿命提高,整车行驶平稳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更发;张翔,未经张更发;张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69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桶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具有横梁结构的铁路罐车牵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