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充种气吸排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7120.6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3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卫平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A01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1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充种气吸排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说,涉及播种机的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精量播种技术作为一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先进栽培技术,已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与此同时,精量播种机的研究和开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多种型号的精量播种机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其中气吸式播种机作为气力式精量播种机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具有不伤种子、对种子外形尺寸要求不严、节省种子以及出苗整齐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播种机生产厂家的重视。
目前,气吸式排种器广泛应用的是垂直圆盘排种器。但垂直圆盘排种器存在以下缺点,排种盘转动使种子产生的惯性力不利于种子吸附在吸孔上;播种过程中,在某个时刻种子室内的种子架空,容易造成空穴,特别是播种机前进速度增大时,充种时间减少,种子所受惯性力增大等原因,也造成空穴,为了避免空穴现象的产生,作业过程中常采用增大风机转速,提高气室负压等措施;转动的排种盘与静止的气室之间采用间隙密封,必然产生摩擦,造成动力消耗的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内圆柱面或内圆锥面充种的气吸排种装置。在充种区,在排种轮转动的作用下,种子室内的大量种子处于流动和浮动状态,避免了种子架空。在种子承受气室的负压、排种轮转动使种子产生的惯性力以及重力作用下,种子吸附于内圆柱面或内圆锥面的吸孔上。在清种区,清种器除去多余的种子。持重过程利用种子承受的负压、惯性力使单粒种子吸附于吸孔上。在卸种区,利用卸种板进行投种。排种轮与气室体以同样的转速转动,不会产生摩擦。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传动轴2,安装传动轴2上传动链轮6和气室体10,排种轮14通过2个传动圆柱销9与传动轴2连接,气室体11与排种轮14之间的空间形成气室1,种室盖11固定在播种机的机架上,种室盖11、种子室挡板16与排种轮14之间空间形成种子室17,清种装置12安装种室盖11上,卸种板15焊接在种室盖11上。
上述的排种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利用排种轮14的内圆柱面或内圆锥面进行充种,充种过程中,种子室17内的大量种子处于流动和浮动状态,避免了种子室内种子架空,在种子承受的气室1负压、排种轮14转动使种子产生的惯性力以及重力作用下,种子吸附于吸孔上。在持种过程利用种子承受的负压、惯性力使单粒种子吸附于吸孔上,在卸种区,利用卸种板15进行投种。
上述的排种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排种轮14可采用圆柱排种轮也可采用圆锥排种轮,圆锥排种轮更有利于投种。
上述的排种装置中,排种轮14与气室体11以同样的转速转动,不会产生摩擦。
上述的排种装置中,排种轮14在气室负压的作用下,排种轮14可以轴向移动,排种轮14与气室体10之间自动密封,并且便于排种轮14的更换。
上述的排种装置中,吸气管3通过密封轴承4的内孔和传动轴2内孔与气室1相通。
将本装置安装在播种机上,一行安装一个本排种器,播种机的传动轮通过链传动使排种轮14和气室体11转动,实现排种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精确播种,与现有的气吸式排种器比较,排种轮14转动使种子产生的惯性力有利于种子充种和吸附,种子室内的大量种子处于流动和浮动状态,避免了种子室内种子架空,在较高的播种机前进速度也不会产生孔穴,降低气室的负压,排种轮14和气室体11转动以同样速度转动,避免了气室体密封带来的摩擦,减少播种机动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简图。
图中,气室1、传动轴2、吸气管3、密封轴承4、密封轴承座5、传动链轮6、固定螺钉7、支撑轴承装置8、传动圆柱销9、气室体10、种室盖11、清种装置12、进种管13、排种轮14、投种板15、种子室挡板16、种子室17。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所示示例中,传动链轮6通过固定螺钉7安装在传动轴2上,气室体10焊接在传动轴2上。排种轮14上均匀分布着种子吸孔,排种轮14通过传动圆柱销9与传动轴2连接,气室体10与排种轮14之间的空间形成气室1。排种轮14可沿传动圆柱销9轴向移动,在工作过程中,排种轮14在气室负压力作用下,使排种轮14与气室体10之间自动密封,并且便于排种轮14的更换。清种装置12安装在种室盖11上,进种管13、投种板15和种子室挡板16焊接在种室盖11上,种子室挡板16、种室盖11及排种轮14之间的空间形成种子室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卫平,未经马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的生物组织
- 下一篇:无创检测脉率和血流异常的装置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