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兜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8366.5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7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惠;陈晓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美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A47L13/5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红 |
地址: | 310024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兜,尤其是室内使用的垃圾兜,属于清洁卫生工具中的垃圾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室内常用的垃圾兜,基本上都是垃圾袋套在支撑装置上,然后直接放置于地面,占地面积大,清除垃圾时,将垃圾袋整个提走,再在支撑装置上放入新的垃圾袋,垃圾袋消耗量大,使用成本高。也有使用壁挂式的垃圾兜,支撑架固定在壁上,垃圾袋套在支撑架上,不占地面,不影响地面的清扫,但支撑架固定在壁上,不能活动,使用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垃圾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兜,包括外框、内框、塑料袋,所述的外框与内框相套接,所述的塑料袋位于外框和内框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框上开有内框孔,所述的外框上开有连接孔,该连接孔上连接有刷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框上开的内框孔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框上开的连接孔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框上开的内框孔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框上开的为一排内框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为可活动的悬挂式垃圾兜,主要挂在家具壁面、墙体壁面上,不占地面,要清洁垃圾时,用自带的刷子来清扫垃圾,当挂在固定架上的垃圾兜距离垃圾较远时,可以把垃圾兜从固定架上取下,靠近垃圾后用刷子把垃圾清扫到垃圾兜中,清除垃圾方便快捷,塑料袋可以重复使用多次,降低了使用成本,更换塑料袋方便,垃圾兜设计合理,结构牢固,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刷子1、外框2、内框3、塑料袋4;外框2上开有两个连接孔5,内框3上开有两个内框孔6;刷子1连接在外框2的两个连接孔5上,外框2与内框3套接,塑料袋4的袋口位于外框2和内框3的套接处。
使用时,将外框2上的两个连接孔5挂到桌子边缘的固定架上,要清洁桌面上的垃圾时,将刷子1从外框2的连接孔5中取下,用刷子1清扫桌面,把桌面上的垃圾都清扫到桌子边缘的垃圾兜塑料袋4内;若在桌面上遇到距离较远的一些垃圾,可以将挂在桌子边缘的垃圾兜从固定架上取下,把垃圾兜靠近要清洁的垃圾,将刷子1从外框2的连接孔5中取下,再用刷子1把垃圾清洁到垃圾兜的塑料袋4内,清扫完毕后,将垃圾兜挂回固定架。当垃圾兜中的垃圾到达一定的量而需要清除时,只需将垃圾兜从固定架上取下,把垃圾兜内的垃圾倒于指定的垃圾桶或垃圾回收点即可,然后将垃圾兜挂回固定架,塑料袋4可以重复使用多次,降低了使用成本;当塑料袋4用旧、用破而需要更换时,只需将刷子1从外框2的连接孔5中取下,然后拆开套接在一起的外框2与内框3,用新的塑料袋4将原来的更换掉,将新的塑料袋4的袋口绷在内框3上,把外框2套接到内框3上,最后把刷子1连接在外框2的两个连接孔5上即可,更换塑料袋4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美术学院,未经中国美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8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