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隔圈及含有该电池隔圈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8726.1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53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华;蒋路霞;沈晞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6 | 分类号: | H01M2/06;H01M1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含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隔圈及含有该电池隔圈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高比能量化学电源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摄 像机、照相机、便携式仪器仪表等领域,也是各国大力研究的电动汽车、空 间电源的首选配套电源,成为可替代能源的首选,因此人们对二次电池的性 能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装配方形锂离子电池的过程:将电极芯的正(负)极极耳穿过通孔, 将隔圈板与电极芯的顶部固定后,再将电极芯套装在电池壳中,最后盖板与 电池壳密封连接。这样,隔圈板将盖板和电极芯隔开,防止了盖板与电极芯 的直接接触,造成电池安全隐患。
现有隔圈的通孔顶部与底部等宽,造成装配时,极耳穿入槽内困难,降 低了生产效率;电极芯与隔圈没有固定关系,造成穿入隔圈孔的电极芯引出 极耳不易固定,电池的移动、振荡,极耳极易在槽内晃动,造成极耳倾斜, 至使负极耳与电极芯顶部的正极片相接触,造成电池短路,带来安全隐患, 同时电极芯的位移也极易造成极耳与电极芯连接的脱落,造成电池的损坏 等;同时为了固定卷绕电极芯,现有技术有采用在电极芯垂直方向包裹胶纸 固定,但此种技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同时现有隔圈上的通孔形状,都是 一个长方形的孔,极耳两侧特别是卷绕极耳两侧圆弧易被破坏,易造成极耳 打皱,出现电池的短路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颖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池隔圈在电池装配中困难、没有很好 固定电极芯的缺点,提供一种装配简单、能固定电极芯的电池隔圈,同时节 约了胶布,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防震动短路的电池。
一种电池隔圈,包括隔圈板和至少一个贯通隔圈板用于穿过极耳的通 孔,通孔高度方向包括接近于电池电极芯的底部和远离电池电极芯的顶部, 其中,通孔的底部能固定电极芯。
进一步优选,通孔底部的内表面呈弧度渐变,所述通孔的底部与通孔顶 部平滑连接。
一种电池,包括隔圈、盖板、电池壳体和电极芯,其中,电极芯和隔圈 位于电池壳体内,盖板与电池壳体密封连接;电极芯引出的正负极耳至少一 个穿过隔圈的通孔与盖板连接,隔圈为上述电池隔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隔圈底部能卡住厚度较厚的电极芯,使电极芯与隔 圈固定连接,很好的保证了穿过隔圈的极耳与电极芯的一体化,降低了电池 移动时电极芯对极耳的作用力,进一步实现了极耳的固定,同时保证电极芯 与极耳的相互连接,防止极耳脱落等电极芯的损坏;同时电极芯的隔膜边缘 等保护在隔圈里,套壳时隔膜沿套壳方向折皱的风险降低,防止电池性能降 低,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不用再采用胶纸等固定电极芯 两端,节约了胶纸,节约了成本,同时简化了工艺。
同时,本实用新型优选所提供的隔圈的通孔底部的内表面呈弧度渐变, 且通孔底部与通孔顶部平滑连接,装配时,极耳顺着弧度渐变面穿入通孔, 方便易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成品率;同时通孔的顶部可以较窄,易于 固定极耳,防止电池移动、振荡等极耳在孔内晃动造成极耳的倾斜,避免负 极耳与电极芯顶部的正极片相接触造成电池短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圈与挡板连接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圈与挡板连接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 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隔圈与挡板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池隔圈在电池装配中困难、没有很好 固定电极芯的缺点,提供一种装配简单、能固定电极芯的电池隔圈,同时节 约了胶布,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8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电控编码防盗锁
- 下一篇:一种贴墙瓷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