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水换热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8912.5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7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克涛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05;F24J2/2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500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水 热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用于太阳能制热水装置上真空集热管内的换热管的设计制造以及与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连接技术的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漏水换热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生活中使用的太阳能制热水装置大都采用直热式真空集热管,由真空集热管上的吸热膜吸收太阳光能使管中的水升温。但现使用的真空集热管的缺点是盛水多,升温慢,换热效率低。这样一来,太阳能制热水装置对水箱内的水加热速度慢。另外,真空集热管为玻璃制,较为脆弱,因此当上水冷热差大或重物碰击等情况发生时很容易破碎,这样就会使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中的水全部漏掉,造成太阳能制热水装置停机和大量水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又出现了换热管式太阳能制热水装置:一种真空集热管套在与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相连的金属换热管的外面,是真空集热管上的吸热膜吸收太阳光能使其中的金属换热管中的水升温与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中的低温水进行自然重力式换热,完成太阳能制热水过程,目前金属换热管与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相连都采用焊接和密封圈密封相连,焊接相连形式造成运输的不方便和焊接处易漏,采用密封圈密封相连时由于金属换热管直接插入装有密封圈的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的连接口,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上水时,金属换热管管中注水受力下滑将力作用于真空集热管底部,真空集热管为玻璃制,较为脆弱,易碎。另一种真空集热管套在与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相连的金属工质换热管的外面,真空集热管上的吸热膜吸收太阳光能使其中的金属工质换热管中的工质加热,由于换热工质的换热特性使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中的金属工质换热管的换热管头变热,将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中的水加热升温,完成太阳能制热水过程,但由于它采用工质间接换热,所以它的缺陷是换热过程热损失大,换热效率低,制造成本高,金属工质换热管易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制热水装置上真空集热管内的防漏水换热管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玻璃制真空集热管较为脆弱、易碎等问题,以及工质换热管(一般为紫铜材质)在换热过程热损失大、换热效率低、制造成本高、工质换热管被腐蚀易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漏水换热管装置,该装置设有喇叭型管口,喇叭型管口下面连有直脖管节,直脖管节下面连有底部被封堵的换热管体。
所述的防漏水换热管装置,在换热管体上可以安装有吸热片,形成带有吸热片的防漏水换热管装置。
所述防漏水换热管装置的连接安装方法(如图1、图2所示),将喇叭型管口和直脖管节穿过水箱连接口全部插入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内,再将密封圈套在换热管体上,推至安装在水箱连接口处,再将防漏水换热管向外拉;或者(如图4、图5所示),先将密封圈的内径拉大经过带有吸热片的防漏水换热管的喇叭型管口和直脖管节套在换热管体上,再将喇叭型管口和直脖管节穿过水箱连接口全部插入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内,再将密封圈套推至安装在水箱连接口处,再将带有吸热片的防漏水换热管向外拉;
所述防漏水换热管装置的连接安装方法(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当直脖管节穿过安装在水箱连接口处的密封圈时,由于密封圈的内口径尺寸小于直脖管节的外径尺寸,密封圈紧紧封箍在直脖管节的外面,致使防漏水换热管(或者,带有吸热片的防漏水换热管),通过直脖管节、密封圈在水箱连接口处将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和防漏水换热管(或者,带有吸热片的防漏水换热管)的内腔与外界密封隔离;由于水箱连接口的口径尺寸只微大于喇叭型管口的外径尺寸,水箱连接口处的水箱内胆环形口边缘嵌入密封圈外侧中间的密封圈凹槽内,密封圈的内径口成为水箱连接口,密封圈的内径尺寸不但小于直脖管节的外径尺寸,更小于喇叭型管口的外径尺寸,将防漏水换热管(或者,带有吸热片的防漏水换热管)向外拉,当直脖管节穿过密封圈的内径口,拉至直脖管节与喇叭型管口的相连位置时,喇叭型管口的外锥面座卡在水箱连接口处密封圈上端环形台上,不能被拉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真空集热管吸收太阳光能,使防漏水换热管(一般为金属管)或者带有吸热片的防漏水换热管中的水升温与太阳能制热水装置水箱中的低温水进行自然重力式换热形式,避免了采用工质换热管工质间接换热所造成的换热过程热损失大,换热效率低及制造成本高,金属工质换热管易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克涛,未经王克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8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