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水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8981.6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23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龙;何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启鹏化工有限公司;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路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透水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国各个城市都大量修建道路,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城市道路基本都采用不透水的硬化路面(即“水泥化”路面),也给城市带来了许多交通和环境方面的问题。
由于路面不能通透雨水,使得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被阻断,而城市由于每年都超标采集地下水,若降雨又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补充,将会形成地面沉降区,对地质和楼房建筑等造成巨大的损坏。硬化路面还会给生态带来严重的危害:由于它使得地面的空气交换和空气湿度降低,加速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而且硬化地面是“死亡性地面”,会影响地面的生态系统,它使水生态因子无法正常循环,打破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植被的正常生长受到破坏;降雨时雨水是先通过地面的排水坡度或地表明沟排入下水道,雨水在进入下水道前要经过较长距离的地表径流才能进入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该过程使相对清洁的雨水溶入大量的城市地表污染物,导致在地表径流的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若是将二次污染后的雨水通过城市排水系统进入周围地表自然水体,将加重这些自然水体的污染程度;此外,雨水在地面汇集,大量集中在机动车和自行车道上,雨水从地面流失或被蒸发,使城市扬尘污染加重、地面平均温度升高、能源消耗加大。
此外,由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严重滞后,使得雨水季节时,城市排水设施不能有效满足排水及防洪的要求,不透水铺装路面将无疑加重城市排水系统的防洪压力,这也是现在我国很多城市雨季时产生城区内涝的重要因素;另外不透水铺装路面在雨天时表面积水,机动车在通行时易产生“漂滑”、“飞溅”及“眩光”等现象,也会增加城市交通的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不透水铺装路面的种种弊端,现今所采用的不透水铺装路面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生态物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城市道路铺装建设中我们应考虑选择一种生态效益良好的具有较好透水性的路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以上的种种弊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透水性路面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由上往下具有多孔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多孔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透水式开级配下面层、级配碎石基层、过滤层、土工织物层和土基层,其中,所述的多孔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的厚度为3-6cm,空隙率为18-25%;所述的多孔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的厚度为3-6cm,空隙率为18-25%;所述的透水式开级配下面层的厚度为15-30cm,空隙率为18-25%;所述的级配碎石基层的厚度为10-25cm,级配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26%;所述的过滤层的厚度为10-20cm。
所述的多孔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为OGFC级配或者AM级配。
所述的多孔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为OGFC级配、AM级配或者ATPB级配。
所述的透水式开级配下面层为ATPB级配。
所述的过滤层为碎石、沙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的土工织物层为土工布、纤维格栅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的土基层为经过夯实的粉煤灰、石灰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的OGFC级配包括:OGFC-10、OGFC-13、OGFC-16;所述的AM级配包括:AM-10、AM-13、AM-16、AM-20;所述的ATPB级配包括:ATPB-25、ATPB-30、ATPB-40。
所述多孔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和多孔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的级配结构中,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6mm,集料粒径为10~15mm中,通过13.2mm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0%,通过9.5mm筛孔的质量百分率≤15%,集料粒径5~10mm中,通过9.5mm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0%,通过4.75mm筛孔的质量百分率≤15%,集料粒径0~3mm中,通过2.36mm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0%;集料为辉绿岩或者玄武岩填料的一种或其组合,其中,0.15mm筛孔的通过率≥90%;沥青为SBS改性沥青、SBR改性沥青、PE改性沥青及其衍生的改性沥青的一种或其组合,满足60℃动力粘度不小于20000Pa·s,25℃针入度不小于401/10mm,软化点不小于80℃,10℃延度不小于40cm,25℃粘韧性不小于25N·m,25℃韧度不小于2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启鹏化工有限公司;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启鹏化工有限公司;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8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十一维七次混沌模拟电路
- 下一篇:一种驾乘室独立分隔的出租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