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离子空气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9149.8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98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韦阳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杰;绿之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中国香港铜锣湾糖***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在各种室内场合中,由于空气中存在某些病毒、细菌,从而导致空气产生一些难闻的气味。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使室内环境舒适并能够有助于调节人体平衡。目前,空气净化一般通过设置在净化器中的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来对空气中病毒、细菌等进行净化。
但是,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产生的负离子在空气中呈“Z”字型移动,移动速度较慢,且负离子在空气中只能维持2秒左右,负离子净化的范围小。因此,一般使用一个单独的风扇来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这需要将相关部件比如驱动电机放置在该负离子空气净化器里面,因此其体积大,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此外,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中,用于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器一般被设置为持续地产生固定量的负离子,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综上所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体积较大、耗电量较大,一般被放置在室内,并需要电源插座以提供电力,不能随身携带,使用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空气净化器,以达到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等离子空气净化器,包括电源单元、电池单元及等离子管单元;
所述电源单元与等离子管单元相连,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与高压交流电源相连,并将所述高压交流电转换成低压直流电,驱动所述等离子管单元发射等离子体;
所述电池单元与等离子管单元相连,当所述电源单元与等离子管单元断开时,所述电池单元提供低压直流电,驱动所述等离子管单元发射等离子体。
其中,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保护电路、充电电池;
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电源单元相连,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过充保护和低压保护;
所述充电电池与等离子管单元相连,提供低压直流电,驱动所述等离子管单元发射等离子体。
其中,所述电池单元还包括升压电路,其一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等离子管单元相连,将所述充电电池提供的低压直流电的电压提高到设定电压。
其中,所述电池单元为干电池或干电池组。
其中,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与电源单元或电池单元接通,检测电池电量;所述控制芯片还存储有两种以上不同语种的语音信息;
按键,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调节时间和日期信息;所述按键还对控制芯片存储的语音信息进行选择;
温度检测电路,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检测当前室内温度值并发送到所述控制芯片;
显示屏,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显示由所述控制芯片发送的时间、日期、温度和电池电量信息;
扬声器,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播放所述按键选择的语音信息。
其中,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与电源单元或电池单元接通,对所述等离子管单元进行吹风,以加速所述等离子体的扩散。
其中,所述风扇与电源单元或电池单元之间设有开关。
其中,还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与电源单元或电池单元之间设有开关,通过开关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其中,所述等离子管单元包括高频振荡电路、变压器和等离子管:
所述高频振荡电路与电源单元或电池单元接通,并根据所述变压器的反馈线圈提供的控制信号将所述低压直流电变换为高频脉冲电流;
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所述高频振荡电路相连,将所述高频脉冲电流转换为1700V以上高压电;
所述等离子管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相连,利用所述高压电发射等离子体。
其中,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与充电插座、按摩椅电源插座、消毒柜电源插座或电冰箱电源插座相连。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采用等离子管发出的等离子体来净化空气,每秒能发射大约300万个等离子体,且等离子维持时间长达120秒。等离子的净化效率很高,需要配套的部件较少,有利于空气净化器的小型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较小,使用方便。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可独立提供电源的电池,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脱离电源插座使用,可随身携带,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等离子空气净化器,如图1所述,主要包括电源单元、电池单元和等离子管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杰;绿之宝有限公司,未经李文杰;绿之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91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