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弧冶炼的动段短网调续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9243.3 | 申请日: | 200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070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郑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颖杰 |
主分类号: | H05B7/10 | 分类号: | H05B7/10;H05B7/12;F27B3/20;F27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41黑龙江省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 冶炼 动段短网调续 机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弧冶炼的动段短网的调续机构,用以实现石墨电极的在线补偿性导下和超短水冷电缆可靠的快速解/接,进一步实现大电性耗能工业连电连产状态下冶炼节奏的简捷化和能源利用的高效化。
背景技术
我国冶金业,已步入必须以节能减排方针规范的高效高附加值的调整转型期,而传统电力冶金的[升级]模式,必将担纲并完成其使命的重任。
目前,有碍电力冶金实现友好/高效/简约的最大问题:是装备工艺引发的工序断续性和电力及电弧的低效利用率,也就是电能的输障、间断和冲击;它不仅损害电网有效容量,更因冲击导致电力的低能传输和热力耗散,还掩盖了冶炼调整节奏缓慢的弊端,并造成供电短网低效率的长结构。
一个事实,就是电极消耗性补偿;现行方法是:工位的天车“吊调”或离位的台位“落调”;另一事实,就是水冷电缆长度的选择,必须保证横臂的最大升降和高位炉盖全旋开时的可靠连接余度。
对于现有LF炉和专利[2005201134724]与[2007201280683]下的连续性生产工艺模式,上述的电极调补方法必将发生时间至障,而双端悬挂余度段水冷缆,确是原有双炉型工艺的必备配置,但它确是背离短网理论精髓并成为输能至障的铁例;因此,为提高现有炉型效率,并进一步顺应连续化生产新工艺,就必须对其实施适应合理性的简约化新构造。
发明内容
冶金工业大生产高效化的途径,既在于能载转化的紧密高效性,更在于消减工/炉生产的间歇及其能源热耗散;如何实现不停电的简约化连炉式高效生产,是我国大电性能耗工业赶超国际化的举措潮流。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大电流供电的冶金耗能装备-电弧冶炼的动段短网调续机构;它以初/精炼双工位的工艺实际和短网理论精髓为中心,以横臂首/尾端的解/接和调整为载体,结合[2005201134724]与[20072012806837]双专利的工艺模式,致力于能载传转的紧密高效和消减工序和炉次间的生产间歇时间,从而提高能传效率,加快生产节奏,减少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包括:在横臂前端针对石墨电极的可靠稳定性把持机构,电极消耗的在线补偿性导下机构,以及横臂尾端与水冷电缆间因炉架位变导致连接矛盾的转换机构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
在横臂(10)前腔及前端,分别设置:大碟簧液压机构(1)、嵌有双位横置凹状夹持轮式抱圈机构(3),并与中腔式导电体结构(2),组合完成对电极(11)在横臂(10)首端导电的稳定性把持;
由横臂(10)前腔及前端设置的大碟簧液压机构(1)和嵌有双位横置凹状夹持轮式抱圈机构(3),与换位配合中碟簧机构(4)及中位横置凹状执行导轮(5),连同对称抱闸轮/片/连杆及小碟簧液压机构(6)的适时动作组合,完成对消耗电极(11)的补偿性导下:
在横臂(10)后腔尾端,设置中碟簧液压机构(7)和回位抱圈机构(8),并通过升降承架(9)承接组合,完成对水缆头的快速性解接。
本实用新型是向社会推出电弧冶炼的动段短网合理调续的技术结构,是为了解除大电性耗能工业高效简捷化道路上工艺与装备的瓶颈性制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弧冶炼的动段短网调续机构的技术单元结构是;大碟簧液压机构(1),中腔式导电体结构(2),嵌有双位横置凹状夹持轮式抱圈机构(3),换位配合中碟簧液压机构(4),中位横置式凹状执行导轮(5),对称抱闸轮/片/连杆及小碟簧液压机构(6),反向中碟簧液压机构(7),回位抱圈机构(8),升降式水冷电缆承架(9)等九个环节。
根据上述电弧冶炼的动段短网调续机构,其详细的技术特点有:横臂(10)前端导电体(2)的中空腔体结构,即可与设有双位横置凹状夹持轮的回位抱箍机构(3)可靠实现对电极(11)的导电把持,且可把对称抱闸轮/片/连杆及小碟簧液压机构(6)设置其中,从而获得安全环境。
根据上述电弧冶炼的动段短网调续机构,其详细的技术特点有:在横臂(10)前端回位抱箍的前端,设置小开角的双位横置凹状夹持轮(3),即可与中腔导电体(2)构成牢固的把持导电结构,又可与横置凹状执行轮(5)在执行换位夹持及导下过程中,避免对石墨电极(11)构成夹断和滑脱的事故危险。
根据上述的动段短网调续机构,其详细的技术特点有:摒弃横臂尾端与水冷电缆头导电体间的传统螺栓固定式连接方式,设置液压夹持式连接机构,可使水冷电缆在不同工位时段,完成快速的解脱和可靠电性接续的转换,从而极大的缩短水冷电缆的悬挂使用长度。
根据上述的动段短网调续机构,其详细的技术特点有:三个碟簧液压机构(1/6/7)间,设有电性互锁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颖杰,未经郑颖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9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GA摄像模块柔性电路板贴装专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