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窗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9660.8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25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E05F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窗。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数据终端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功耗也相应上升,所以无线数据终端的温度也跟着上升,温度的升高会带来很多问题。温度的上升会导致性能下降,同时会降低器件的寿命,更严重的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目前无线通讯设备的体积不断变小的情况下,现在降低功耗和提高效率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很难满足降温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窗,利用通讯设备产生的热能驱动散热窗的窗体开合,以达到降低通讯设备温度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窗,包括:驱动装置和窗体,所述窗体包括内窗和外窗,所述外窗具有散热窗口,所述内窗具有遮挡体,所述内窗上具有第一连接体;
所述驱动装置上有第二连接体,通过所述内窗上的第一连接体与所述遮挡体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通讯设备温度的变化,将所述通讯设备散发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所述机械能驱动所述遮挡体移动,使所述遮挡体遮挡或暴露所述散热窗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窗,驱动装置利用通讯设备产生的热能驱动散热窗的窗体开合,加快了通讯设备的散热,达到了降低通讯设备温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散热窗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装置根据温度的变化控制窗体开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体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所示窗体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百叶窗式的窗体打开之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窗形状的一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窗形状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悬臂梁式的热双金属弹片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体关闭时,驱动装置的热双金属弹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双金属弹片发生变形后的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窗可旋转时,外窗的形状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双金属弹片设计成卷式弹片时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双金属弹片设计成卷式弹片时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窗体设计成可翻转的百叶窗时的示意图;
图1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体设计成可翻转的百叶窗时,内窗的形状示意图;
图1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体设计成带筋条的形式的示意图;
图1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体设计成带筋条的形式时,内窗的形状示意图;
图16,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双金属弹片的固定端与主要发热器件的金属屏蔽盖连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窗,如图1所示,包括驱动装置11和窗体12,窗体12包括内窗121和外窗122,外窗122具有散热窗口1221,内窗121具有遮挡体1211,内窗121上具有第一连接体1212;
驱动装置11上有第二连接体111,通过内窗121上的第一连接体1212与遮挡体1211连接,驱动装置11根据通讯设备温度的变化,将该通讯设备散发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机械能驱动遮挡体1211移动,使遮挡体1211遮挡或暴露外窗122的散热窗口1221。
其中,外窗122可以具有滑槽1222,内窗121可以在滑槽1222中滑动。
其中,当第一连接体1212为孔时,第二连接体111为凸台或圆柱体;当第一连接体1212为凸台或圆柱体时,第二连接体111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9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鞋套机
- 下一篇:油罐用防爆耐腐电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