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粘弹性铅芯阻尼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0414.4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5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庆;吴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隔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213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弹性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桥梁减震领域,是一种粘弹性铅芯阻尼器。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小地震对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国内外对建筑与桥梁主要从抗震和减隔震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其中减隔震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主要缘于不同类型的阻尼耗能阻尼器的使用。粘弹性阻尼器由三块钢板和夹在钢板中的粘弹性材料组成,其水平刚度小,耗能量以及位移量小(一般最大位移仅为60mm),不适宜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和大跨径桥梁的大耗能和大位移量的需要。而铅阻尼器在反复荷载和大位移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断裂,最终丧失阻尼作用。目前,无论是粘弹性阻尼器或铅阻尼器以及粘滞性阻尼器都存在不易组合使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阻尼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阻尼耗能明确清晰,并可组合使用,实现大位移、大阻尼需求的粘弹性铅芯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粘弹性铅芯阻尼器,包括上封板、下封板,位于上、下封板间的与之复合的至少二层粘弹性层,粘弹性层与粘弹性层间有与之复合的加劲钢板层,贯穿于上、下封板和各粘弹性层和加劲钢板层的至少一个通孔,压装于通孔中的铅芯,粘弹性层可采用天然橡胶或氯丁橡胶或丁腈橡胶制成,上、下封板用于与连接板相连,至少二层粘弹性层和加劲钢板层使阻尼器能承受一定的竖向压力、并起到封闭铅芯的目的,同时让铅芯不会剪切断裂,多层橡胶的恢复力对铅芯的重结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增加橡胶的厚度和层数可实现更大的位移变形,通过调整铅芯的直径大小和数量以及多个阻尼器组合使用可增大阻尼增大耗能。
上述的粘弹性铅芯阻尼器的形状为圆柱体。
上述的粘弹性铅芯阻尼器的形状为长方体。
上述的上、下封板的周边分别突出于弹性层和加劲钢板层,与建筑桥梁连接方便。
上述的阻尼器中有与上、下封板和粘弹性层及加劲钢板层周边复合的抗老化弹性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结构简洁,阻尼耗能明确清晰,阻尼耗能可直接通过调整铅芯的直径大小和数量实现。并可以多个阻尼器组合使用,实现大位移大阻尼的需求,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组合图。
图4为U型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中间连接板示意图。
图6为有抗老化弹性保护层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给出了本实施例1图,参见图1,本实施例1粘弹性铅芯阻尼器,包括上封板1、下封板2,位于上、下封板间的与之复合的五层粘弹性层3,粘弹性层与粘弹性层间有与之复合的加劲钢板层4,贯穿于上、下封板和各粘弹性层和加劲封板层的中间通孔5,压装于中间通孔中的铅芯8。
用直径为150mm、12mm厚的钢板制作上、下封板;用天然橡胶制作粘弹性层,每层厚8mm;加劲钢板层直径为150mm,厚2mm;中间通孔直径为60mm。通过硫化一次成型,然后将直径为60mm的纯度99.99%的铅芯压装入直径为60mm的中间通孔中,则阻尼器制作完成。该阻尼器的剪切变形最大120mm,初始屈服力22.5KN。
实施例2:
图2~图5给出了本实施例2图。本实施例2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粘弹性层为二层。该阻尼器的剪切变形最大48mm,初始屈服力22.5KN。采用图4、图5所示的U型架6和中间连接板7,将两个本实施例2所示的阻尼器91、92组合成图3所示的阻尼器组合。U型架6上、下连接板61、62各有一凹槽611、621。先将一个阻尼器91放入下连接板凹槽621中,然后,将中间连接板7的下凹槽72套在阻尼器91上,将阻尼器92放入中间连接板上凹槽71中,再将U型架6上连接板61的凹槽611套在阻尼器92上,调整好位置,将U型架6端板63与上、下连接板61、62焊接,即完成整个产品的制作。由于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阻尼器91和阻尼器92组成,初始屈服力是单个阻尼器的2倍,即45KN,剪切变形最大48mm。
实施例3:
图6给出了本实施例3图。本实施例3基本与实施例2同,不同处是本粘弹性铅芯阻尼器外周上有与上、下封板和粘弹性层及加劲钢板层周边复合的抗老化弹性保护层10。
实施例4:
图7给出了本实施例4图。本实施例3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上、下封板周边分别突出于弹性层和加劲钢板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隔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隔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0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热煤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转轴式桥梁伸缩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