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健身十指弹棋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140680.7 申请日: 2008-10-13
公开(公告)号: CN201492907U 公开(公告)日: 2010-06-02
发明(设计)人: 李永馨 申请(专利权)人: 兰太富
主分类号: A63F3/00 分类号: A63F3/00;A63B23/16;A63D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15***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健身 十指弹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棋类领城。

背景技术

弹棋源于何时,尚无一致结论,但大都认为是在汉代,到西汉末年已开始流行的一种古代棋戏,最初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中间盛行,以解决“劳体”问题而取代蹴鞠(足球)引入了禁宫中。王莽篡位被平息后,在此大乱之年,弹棋由宫廷自然流入民间。自此,喜好弹棋的人士越来越多,尤其是文人墨客,对弹棋的喜爱已成了他们休闲时的主要娱乐。汉代蔡扈、魏文帝曹丕、夏侯惇、梁简文帝和元帝以及北齐的颜之推等人皆是弹棋名手,且以诗赋咏弹棋,或撰文论述之。这种靠技巧取胜的棋类游戏,不断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对象,杜甫、白居易、王维、柳宗元、李商隐、苏东坡等都写过有关弹棋的诗歌,反映了当时弹棋盛行面貌,为弹棋的推广普及作出了贡献。

据考证历代的弹棋,在棋型、布局和行棋步骤等方面,也都出现了一定的变革,增加了弹棋的复杂性,在游戏方法上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棋子的数量有所增加。到宋代,不知什么原因,流行了几百年时间的弹棋突然销声匿迹,其玩法也从此失传。到元明之时,就连博弈行家语及弹棋,也要引经据典,费力考究了。

弹棋运动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但已失传几百年。弹棋的特点是什么呢?据沈括的《梦溪笔谈》所述,它的特点是:“其局方二尺,中心高如复盂。”。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虽然也写到有会下弹棋的女道士的故事,但是仍然设有介绍下弹棋的方法。古籍记载几句弹棋的规矩,说法又不一样,后人更难掌握。倒如,柳宗元在《弹棋序》中说:“置棋二十有四。贵者半,贱者半。-----,用朱墨以别焉。”这和徐广的说《弹棋经》写的就不同。徐广只说墨白各六枚,而柳宗元说的是红黑各十二枚,多了一倍。到底谁说的对呢?也有可能这两种说法都对,棋子可多少,打法也许都相同。

发明内容

为使有浓厚华夏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弹棋,在我们这个新的时代发出新的光辉。我们根据沈括的《梦溪笔谈》所述:“其局方二尺,中心高如复盂。”和柳宗元在《弹棋序》中说:“置棋二十有四。贵者半,贱者半。-----,用朱墨以别焉。”的等特点,在继承和发扬前人在棋型、布局和行棋步骤等基础上,参考现代球类活动,发明了一种健身十指弹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健身十指弹棋是由棋盘、盘架和棋子构成。棋盘为木制,或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正方形,边长60~80cm,四周镶有高出盘面1.5~2cm的边,边的内层还镶有相同高度的橡胶条(便于棋子反弹);盘面上设计了直径比棋子大,可自由闭合的8个圆坑(合闭后还可用于打麻将或打牌等用),其中有4个圆坑设在棋盘直角处,另4个圆坑设在四边的中点处,其下安有8个落袋。盘面上用绿色的羊绒布料铺成,其上划有大小各1个圆圈:大圆圈为发棋线,小圆圈内至主棋部位稍凸起,其凸起的角度为3~10度(以增加棋子从顶峰滚下时的动力及碰击的难度),盘面上还划有两条十字交叉的取角线,这样设计不仅照顾了棋子与盘面的摩擦力,还考虑到了绿色对眼睛的保护及参赛者便于取弹棋的角度。

盘架采用市售的可调节高低的折叠式木制或金属制成的脚架。

棋子有主、次之分,均呈球形。主棋子1枚,其直径为2~3cm,用玻璃,或硬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被次棋子碰击后能发出彩光或音响。次棋子有黑白两种,各5枚,其直径为1.5~2cm,是用玻璃,或其它材料制成:黑色的次棋子上写有白色的“右拇”、“右食”、“右中”、“右无”、“右小”等标记;白色的次棋子上写有黑色的“左拇”、“左食”、“左中”、“左无”、“左小”等标记,重量比主棋子稍轻,为10~15g,这样的设计能够降低主棋子跟进次棋子的速度,增加比赛的难度。

参赛人员必须分别用自己的左右手与次棋子上的标记相应的手指弹出相的次棋子打主棋子或次棋子进坑,由于这样反复围着棋盘行走,使参赛者的头、颈、腰、腿、背都能得到适当锻炼,并通过对次棋子的拿、转、弹、拨,主棋子发出不同的声、光以增加下棋的乐趣,并使十个手指及手部的穴位都能得到不断的按摩,既有益身体健康,又通过比赛和欣赏才艺,使参赛人员心理健康受到很大裨益。

说明书附图

图中相同的编号代表相同的部件。

附图1为棋盘的示意图:(11)为边;(12)为橡胶条;(13)为圆坑;(14)为落袋;(15)为盘面;(16)为主棋位;(17)为大圆圈;(18)为十字交叉线;(19)为主棋子;(20)为次棋子;(21)为小圆圈。

附图2:为用手拇指弹棋的示意图:(22)为手食指第二关节部位;(23)为手食指第三关节部位;(20)为次棋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太富,未经兰太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0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