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0755.1 | 申请日: | 200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9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协 |
主分类号: | B65F7/00 | 分类号: | B65F7/00;B65F9/00;B65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72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式 生活 垃圾 收集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收集装置,具体为一种密闭式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环节包括垃圾收集、转运、垃圾场集中处理,居民小区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主要进行垃圾收集。目前,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收集采用的设施基本为垃圾袋、垃圾箱、简易垃圾房,这些措施都为露天收集设施,只能实现垃圾的简单收集,会造成生活垃圾散落,进而形成环境污染,散发恶臭气味,导致蚊蝇、病菌大量繁殖,造成疾病传播。
为实施更有利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人们提出了多种处理装置,根据检索,目前的专利技术集中在及个领域,一是采用燃烧等方式进行彻底无害化处理,这样,设备投资大,能耗高,不利于小区的推广,容易形成热辐射等二次污染;二是进行垃圾粉碎、分拣方向,这样的处理方式不能带来小区环境的好转,对小区最需要的环境净化无实际意义,同时,在不能全面实施的情况下,大型垃圾处理场还需要进行再次的类似操作,造成处理环节的重叠,而且在垃圾转运中会产生再次混合。
这样的几类处理专利技术适合用于大型垃圾处理场所,单一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并不大,采用这类处理装置,会造成处理装置利用率过低,因此,目前的专利技术不适合居民小区的现状和垃圾净化处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无臭气、臭液污染的生活垃圾净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密闭式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装置,由垃圾收集组件1、除臭组件2、消毒喷淋组件3、液体净化组件4组成,液体净化组件4设置在垃圾收集组件1底部,除臭组件2设置在垃圾收集组件1上层,消毒喷淋组件3设置在垃圾收集组件1上层中部。
垃圾收集组件1包括两个移动式垃圾收集容器5,移动式垃圾收集容器5上部设置垃圾收集口,垃圾收集口下设置常闭门,常闭门与箱体销接。除臭组件2的前端为进气滤网5之后是进气口6,挡流板7设置在进气口6后、挡流板7下面设置扰流板8、除臭组件2的后部依次为除尘滤网8、木屑吸附层9、排气风机10、活性炭吸附层11。
消毒喷淋组件3由喷淋头12、活塞缸体13、活塞头14、加液及进气口15、支架16、弹簧17、机械手柄18依次连接组成。
液体净化组件4由残液收集口19、过滤网20、沸石吸附层21、收集容器22依次组成。
垃圾收集组件1当中的垃圾收集口上设置活动开关门,活动开关门上镶嵌常闭磁铁。
垃圾收集组件1上部与除臭组件2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用新型采用密闭式箱体结构,对外开口通过排气形成的风压实现密闭。垃圾从垃圾收集口投入箱体内的垃圾收集容器后,垃圾收集口的活动开关门立即通过镶嵌在箱体内壁的磁铁实现闭合,垃圾所散发的恶臭气味通过换风除臭机构机型去除恶臭气味处理成洁净空气排放入空气,箱体内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有害物质、蚊蝇等通过箱体内的喷淋消毒灭虫机构进行处理,形成的残液及生活垃圾渗滤液再通过残液及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换风除臭机构通过挡流板在箱体内形成空气通道,与进气空气孔道、排气空气通道形成完整的空气通道,开启排气风机后,箱体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新风进入箱体后,通过扰流板形成旋风气流,与恶臭气体混合,逐次通过滤网、木屑吸附层,进行过滤和初步除臭处理,再通过风机排出箱体,在排气空气通道上形成较大空气压,使初步净化后的气体再通过活性炭吸附层进行再次除臭净化处理。排气滤网、木屑除臭吸附层、风机采用一体化多层结构,多层结构一端销接于箱体,一端螺钉连接于箱体上,便于更换。
为解决杀灭有害物质和蚊蝇的问题,同时减少能耗,喷淋消毒灭虫机构采用人工活塞喷淋结构,药液通过设在箱体外壁的加液及进气口进入活塞缸体,活塞手柄延长至箱体外,通过拉压手柄,使缸体内空气压缩,使药液进入喷淋头进行喷淋。拉压完成后,活塞头因弹簧的作用自动复位。这样,减少了能耗,而且避免小孩误操作。
通过箱体内的残液及生活垃圾渗滤液净化机构,消毒药液残液及生活垃圾渗滤液通过垃圾容器内的开孔汇流进残液收集口,进行过滤后,通过沸石吸附层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废液流入废液收集容器收集并转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箱体内的垃圾容器采用可移动式结构,容器底部装有滚轮,可减少垃圾转运中的垃圾散落,容器通过箱体内的支撑架固定,箱体外有密闭栓接门,通过开关栓接门推入或移出垃圾收集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协,未经陈文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0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装置
- 下一篇:气囊式舷外堵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