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压成形钛合金钣金零件的成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0927.5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1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俊;许旭东;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45/00;B21D2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成形 钛合金 零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压成形钛合金钣金零件的成形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负拔模角度的钛合金钣金拉伸零件气压成形的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冒盖类钛合金钣金拉伸零件,其主要特征是零件的凸缘往往具有负拔模角度,该类零件采用钛合金材料制造,如TC4,主要用于承载或连接。钛合金材料由于屈强比高、弹性模量低,一般采用热冲压成形方法,由于热冲压模具的凸模块不可能制成负拔模角度因此无法成形具有负拔模角度的零件。超塑性气压成形工艺方法是利用超塑性材料异常低的流动应力和高达百分之几百的伸长率及良好的复制性,可成形形状复杂的壳体类零件,气压成形虽可以成形具有负拔模角度的零件,但零件不管在上模还是在下模内成形,都需要把镶拼的上模块或下模块分开,一般分模取件需冷却后,使用吊车完成。这样生产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压成形钛合金钣金零件的成形模具,成形具有负拔模角度的零件,并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动取出零件,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压成形钛合金钣金零件的成形模具由进气管、排气管、上模块、组合下模和自动装模取件装置组成,在上模块的成形面制出密封梗形成环圈,并开有上模具吊装孔、进气孔、上模测温孔,进气管连接在进气孔的孔口,组合下模由右下模块、左下模块和滑块组成,右下模块和左下模块上分别开有凹腔,右下模块和左下模块拼合后凹腔形成成形型腔,并置于滑块内,间隙配合,排气孔通过滑块和左下模块与成形型腔连通,排气管连接在排气孔的孔口,右下模块和左下模块下连接自动装模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装模取件装置主要由底座、液压缸、一级柱塞、二级柱塞、T型支架、连杆机构和右底板、左底板组成,液压缸固定在底座上,一级柱塞置于液压缸内往复运动,一级柱塞的柱塞杆制成圆柱空腔,底部开有阀门,二级柱塞置于一级柱塞的柱塞杆空腔内往复运动,一级柱塞的行程应大于滑块的高度,T型支架套在二级柱塞外并固接于柱塞上,所述的连杆机构由两组连杆系组成,每组连杆系的连杆通过铰链把T型支架或二级柱塞与右底板或左底板铰接在一起,右底板固接在右下模块底面,左底板固接在左下模块底面。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压成形钛合金钣金零件的成形模具,可在高温条件下,实现气压成形具有负拔模角度的零件,通过自动装模取件装置还能实现自动装取零件,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成形加工的一个钛合金钣金拉伸零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压成形钛合金钣金零件的成形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压成形钛合金钣金零件的成形模具的自动装模取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一个钛合金钣金拉伸零件的示意图。零件的主要特征是在零件底部有一个与装配曲面配合的大圆弧R,R通常在3.0~5.5m之间,并且,凸缘与零件底面圆弧的法向n之间大多呈一定的角度α,其角度范围一般为。该类零件主要用于承载或连接,要求轻质、高强度/刚度,主要采用钛合金TC4制造。采用的钛合金TC4原材料符合GJB2505-95《航空用钛合金板带材军用标准的TC4板材》的要求,该材料的化学成分符合GB3620.1-94《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份》的要求。
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压成形钛合金钣金零件的成形模具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专用成形模具由进气管3、排气管21、上模块8、组合下模和自动装模取件装置组成,在上模块8的成形面制出密封梗4形成环圈,并开有上模具吊装孔5、进气孔6、上模测温孔9,进气管3连接在进气孔6的孔口,组合下模由右下模块12、左下模块13和滑块10组成,右下模块12和左下模块13拼合后置于滑块10内,间隙配合,右下模块12和左下模块13上分别开有凹腔,凹腔拼合后形成成形型腔,排气孔15通过滑块10和左下模块13与成形型腔连通,排气管21连接在排气孔15的孔口,密封埂4采用了单面、单排、梯形截面的密封结构。排气管21、进气孔6、排气孔15与上模块8、密封埂4、下模块12之间形成密封的气流回路,保证成形时施压、成形结束时保压和卸压等工序顺利完成,实现模具的基本功能。成形模具材料可选择耐热不锈钢Cr18Ni、镍铬高温合金K11和GH140、高温耐热钢R45和ZG35Cr24Ni7S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0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