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端盖双油缸辅助提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1150.4 | 申请日: | 200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4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慧;杨槐;张言平;蔡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空工业川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2/00 | 分类号: | B30B12/00;B30B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端 盖双油缸 辅助 提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冷等静压机工作缸上端盖通过双油缸进行辅助提升的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压制工件需求的不断增大,工作缸有效直径的大幅提高,冷等静压机上端盖重量也随之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用传统的主油缸提升大重量端盖的方式已力不能支。目前,现有技术冷等静压机中,如图3所示的上端盖主油缸提升机构,是在液压油的作用下,通过液压油缸活塞杆带动提升轴,实现上、下移动提升上端盖的动作过程。而上端盖的转位则是通过螺旋槽或其它方式实现的。由于主油缸上端盖提升机构的支臂与上端盖的连接销之间存在间隙,上端盖下降时与工作缸的中心重合时常发生不重合的偏差,导致上端盖轴向对称中心线位置受力不均,产生偏载,使工作缸主密封橡胶件剪坏。悬臂结构的支臂,长期使用过程中,支臂与提升轴之间会产生间隙,容易发生倾斜,造成上端盖进入工作缸时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复位准确可靠,安装维护方便,工作安全,能辅助上端盖提升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端盖双油缸辅助提升机构包括,固联在冷静压机上工作缸体轴向对称中心上的上端盖主油缸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冷等静压机上端盖两侧,分别设有通过大直径销及紧定螺钉固联的支臂,支臂上装有辅助上端盖提升的两只辅助提升油缸,两只辅助提升油缸分别通过安装在油缸筒上的固定销及联接螺钉固联在支臂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等静压机提升上端盖的支臂固联的双油缸辅助提升机构与传统的主油缸提升机构相比,具有提升力大,上端盖对中精度高,上端盖密封圈进出工作缸口时不易剪坏,工作安全、高效,省工省时,维护使用方便的优点。上端盖双油缸辅助提升机构通过两只小油缸同步辅助提升上端盖,避免了现有技术提升力小、上端盖下降时与工作缸中心重合度差、工作缸主密封橡胶件易剪坏的缺点。在双油缸辅助提升的过程中,改善了支臂及提升轴的受力情况,延长了提升轴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上端盖下降时与工作缸中心重合度,保证了上端盖进出工作缸口平稳和上端盖提升平稳,,不发生倾斜。延长了工作缸主密封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压机维护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端盖双油缸辅助提升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冷等静压机上端盖主油缸提升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1.支臂 2.辅助提升油缸 3.上端盖 4.工作缸体5.主油缸提升机构 6.液压油缸 7.提升轴 8.固定销 9.联接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现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范围之中,所有这些构思应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图2中,上端盖主油缸提升机构5固联在冷静压机上工作缸体轴向对称中心位置上,并通过数颗螺钉联接工作缸体4。在冷等静压机上端盖3两侧,分别设有通过大直径销及紧定螺钉固联的支臂1。支臂1固联在上端盖3的提升机构5上,与主油缸提升机构5的油缸筒交联。它通过安装在主油缸提升机构5中的轴向提升轴7与液压油缸6相连。支臂1上装有的辅助上端盖提升的两只辅助提升油缸2,分别通过安装在油缸筒上的固定销8及联接螺钉9固联在有抗弯强度足够支臂1的两端,并位于在冷等静压机上端盖3两侧。
在冷等静压机使用过程中,两只辅助提升油缸同步提升上端盖3。当上端盖3需要提升时,在液压油缸6无杆腔中注入液压油,液压油缸6通过提升轴带动支臂1提升上端盖3。同时固联在支臂1两侧辅助提升小油缸2内装有活塞杆,当辅助提升小油缸2无杆腔中通入液压油,活塞杆向下移动一定行程至工作缸体4上端面,活塞杆与工作缸体4上端面接触后产生反作用力辅助上端盖提升,保证上端盖3轴向对称中心线位置上受力均匀,不会产生偏载,产生反作用力辅助上端盖提升。当上端盖3提升到上限位置,上端盖开始转位时,辅助提升小油缸2有杆腔中通入液压油,活塞杆向上移动,回到初如位置复位,完成一个辅助提升工作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空工业川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航空工业川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11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菌栽培容器周转筐
- 下一篇:跑步机的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