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鼠啃咬的层绞式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1595.2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0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白如勇;肖文革;魏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42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鼠啃咬 层绞式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结构,具体讲是一种改进的具有防鼠类啃咬功能的层绞式光缆。
背景技术
光缆敷设时,无论采用架空、直埋或管道等方式,由于其敷设环境基本都处于松鼠、鼹鼠类等鼠类的生活区域,因此常受到鼠类啃咬的袭扰。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光缆被咬断的事件依然比较严重。例如对于层绞式光缆,尽管目前采用了由纵包皱纹钢带铠装式光缆,但在某些场合下,这种包含钢带的层绞式光缆依然会出现被松鼠等咬断的现象。从现场鼠咬的实际情况看,能对纵包皱纹钢带产生破坏一般是成年的松鼠或鼹鼠类,非成年的鼠类的啃咬力还难以啃破0.3毫米的高模量钢带。而诸如成年松鼠类的啮齿动物,其张口的最小宽度不小于20毫米。而一般情况下,光缆的缆芯外径为5~15毫米,增加了包覆纵包皱纹钢带后,光缆的成品外径一般为9~20毫米。由于层绞式光缆的外径正处于鼠类的张口范围内,鼠类能轻易地啃咬光缆而没有任何阻碍。因此,原纵包皱纹钢带铠装层绞式光缆的防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防鼠啃咬的层绞式光缆,以解决所敷设光缆易受鼠类动物袭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防鼠啃咬的层绞式光缆,是以现有光缆结构为基础的改进,即在其中心是包括有中心加强钢丝、光纤松套管、填充绳、缆芯阻水油膏在内的缆芯结构,外层为外护套结构,其间设有钢带铠装层结构,其中在外护套结构中以与光缆的延伸中心轴对称且平行于该延伸中心轴的方式至少设置有一对加强钢丝。该加强钢丝的材质以选择不锈钢丝或高强度的磷化高碳钢丝为佳。
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成品光缆的外径一般可有小于12毫米和大于12毫米的不同。对于外径小于12毫米的光缆,可以直接采用上述的方式设置加强钢丝;对于外径大于12毫米的光缆,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可以将所说的与光缆延伸中心轴平行的加强钢丝设置为两对,并使其分别设置在两相互正交的直径方向上。
上述结构中所说该加强钢丝的直径一般可以为1.0~2.5毫米,优选的直径范围是1.2~1.8毫米。
在上述结构中,所说的钢带铠装层结构可以采用常用的涂塑扎纹皱纹钢带,特别是选用厚度为0.2~0.3毫米的钢带铠装层结构为佳。
试验显示,采用上述结构,即在外护套中设置夹带了钢丝后,鼠类不管是从哪个方向对光缆啃咬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加强钢丝的阻碍,特别是采用了具有适度模量和硬度的钢丝,即可有效阻碍和抵御鼠类的咬噬,较单纯带有钢带铠装层结构的光缆有更好的抗鼠类啃咬效果。另一方面,层绞式光缆在设计时需要具有一定的弯曲能力和韧性,以及强度,而采用上述只设置加强钢丝形式的结构,则在提高防鼠袭扰能力的同时,还不会对光缆的韧性和弯曲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采用高强度的磷化高碳钢丝或不锈钢丝,还可以保障光缆的耐腐蚀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鼠啃咬的层绞式光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鼠啃咬的层绞式光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鼠啃咬的层绞式光缆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中心是包括有中心加强钢丝等加强结构、光纤松套管、填充绳、缆芯阻水油膏在内的缆芯结构1,最外层为外护套结构3,其间有厚度为0.2~0.3毫米的涂塑轧纹皱纹钢带铠装层结构2。在外护套结构3中以与光缆的延伸中心轴对称且平行于该延伸中心轴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加强钢丝4,采用的是高强度的磷化高碳钢丝或不锈钢丝,直径为1.0~2.5毫米,特别优选的直径为1.2~1.8毫米,产品光缆的外径小于12毫米。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鼠啃咬的层绞式光缆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产品光缆的直径大于12毫米,与图1的差别是在缆芯结构1与钢带铠装层结构2间还设有一层PE内护套结构5,同时所说的与光缆延伸中心轴平行方式设置的加强钢丝4为两对,分别设置在两相互正交的直径方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1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纠偏机构和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加工流水线的全自动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