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密封套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1650.8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8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陆作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0 | 分类号: | H04N7/1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监控 设备 传输线 密封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视频监控领域,尤其是一种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密封套管。
背景技术
防水、防潮对各种电器设备及其电连接部位都至关重要,是影响电器设备正常工作和电路安全的重要因素。
目前,在室外工作的视频监控设备,如防护罩、球形云台摄像机、云台等,其电源、视频信号及控制信号都需经传输线输入或送出。为了防止雨水和潮湿空气对视频监控设备和其电连接部位的影响,这些视频监控设备的传输线与其他设备相连处都要使用航空插座或防水接头。使用航空插座存在传输线焊接较为困难的问题,同时防水性能好的航空插座的价格较高,因而使用较少。防水接头必须同与之配套的专用电缆共同使用才能达到防水的效果,但是各种视频监控设备的传输线规格要求不一,型号各异,致使不少厂家只能用塑料套管将传输线套装后穿到防水接头内。这种方法并不能实现可靠的防水、防潮。另外即使防水接头使用了专门的电缆,当电缆较短时,潮湿的空气仍能从电缆中各导线间的空隙穿过,进入视频监控设备和其电连接部位内,对视频监控设备和其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的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密封套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密封套管,其特征在于:密封套管是一弹性的同径圆柱条棒,在该圆柱条棒内的径向位置制有同轴向的至少一个传输线的穿线孔。
而且,所述圆柱条棒的长度为25~4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密封套管设计科学合理,易于加工制造,采用在一外壁直径与防水接头内径相匹配的圆柱条棒根据传输线直径钻孔的方法便可制得,可根据输出线的变化现场制作,因此适应性强。
2.本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圆柱条棒是用弹性材料制成,其外壁直径与防水接头的内径相匹配,传输线的穿线孔直径与传输线直径相匹配,所以在防水接头的锁紧螺母旋紧后,该弹性圆柱条棒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可消除各输出线之间及圆柱条棒与防水接头内孔之间的间隙,避免水及潮湿空气的进入,并能使输出线牢固固定;同时各条传输线相互分离,避免了因磨损造成线间短路的现象。
3.本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密封套管设计科学合理,易于加工制造,适应性强,利用弹性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圆柱条棒发生弹性变形,可消除各输出线之间及圆柱条棒与防水接头内孔之间的间隙,避免水及潮湿空气的进入,并能使输出线牢固固定;同时各条传输线相互分离,避免了因磨损所造成的线间短路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密封套管,该密封套管是一弹性的同径圆柱条棒,在该圆柱条棒内的径向位置制有同轴向的至少一个传输线的穿线孔。本实施例的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密封套管是由环保且具有适当弹性的圆柱形橡胶条棒制成,其具有足够的强度、抗老化性、耐候性,能达到室外使用的要求。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合的弹性材料制得。
传输线的穿线孔2的数量及每个孔的直径均由设备输出线的数目和线径决定。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密封套管的外壁直径与所用的防水接头(图中未示出)的内径相匹配。所以在防水接头的锁紧螺母(图中未示出)旋紧后,弹性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密封套管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可消除各输出线之间及密封套管与防水接头内孔之间的间隙,避免水及潮湿空气的进入,并能使输出线牢固固定;同时各条传输线相互分离,避免了因磨损造成线间短路的现象。
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线的密封套管所用的圆柱条棒的长度视防水接头的大小而定,一般为25~45mm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1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