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坐便器配用的具有中空截面支撑结构的坐浴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1744.5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0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克林 |
主分类号: | A47K3/022 | 分类号: | A47K3/022;A61H3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4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坐便器 具有 中空 截面 支撑 结构 浴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特殊部位的保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坐浴装置。
背景技术
水疗能够直接地作用于人体病变部位,通过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使人体组织细胞的生物活性增强,人体生物膜通透性增强,血液离子化,局部血压循环和新陈代谢得到改善,其临床作用的两个突出特点是消除治疗组织器官的炎症,改善和恢复其生理功能,普通的盆体具有清洁身体的功能,但由于大多数盆体的形状与坐便器坐桶的形状不相吻合,不能将坐浴盆担在坐便器上沿上,使用时,很难符合人体坐浴时的高度。即使有的盆体的形状虽然与坐便器坐桶的形状相吻合,在坐浴时可以将盆体担在坐便器的坐桶上,但由于在盆沿处没有设置具有一定强度和高度的支撑,其不足之处是:盆体容量较小,盆体放置不稳定容易出现错动,另外,使用时,常常由于浴液的外溢而弄湿使用者的衣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坐浴盆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坐便器配用的具有中空截面支撑结构的坐浴盆。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气辅注塑成型技术在盆沿下端设置有支撑结构,从而增大了盆体的容量和盆沿的宽度,加强了盆体支撑的稳定性;另外,盆体设计有溢流结构,解决了会出现弄湿衣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与坐便器配用的具有中空截面支撑结构的坐浴盆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盆壁和盆沿构成的盆体,所述盆壁上口呈向外叉开的盘状;所述盆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加宽盆沿和加高盆体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是采用气辅注塑成型工艺形成的沿盆沿下端弯道的中空截面支撑结构,所述中空截面支撑结构的弯曲轮廓与配用的坐便器上沿的形状基本一致;位于盆体后方的盆沿处设置有溢流结构,所述溢流结构包括设置在盆沿处的溢流口和与溢流口连通的导流结构;位于所述中空截面支撑结构上设置有与导流结构宽度一致的导流结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坐浴盆中,所述导流结构的横截面与溢流口的形状基本一致;所述导流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轨迹与相邻部位的盆壁轮廓基本一致,所述导流结构的下端低于配用的坐便器的上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目前,对于若利用传统成型技术难以一次成型的特殊结构的塑料制件,通常采用气体辅助注塑工艺,该成型工艺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即:塑料注射——熔体进入型腔,遇到温度较低的模壁,形成一个较薄的凝固层;气体入射——惰性气体进入熔融的塑料,推动中心未凝固的塑料进入尚未充满的型腔;气体入射结束——气体继续推动塑料熔体流动,直到熔体充满整个型腔;气体保压——在保压状态下,气道中的气体压缩熔体,进行补料确保制件的外观。其原理是利用高压气体在塑件内部产生中空截面,并利用气体保压代替塑料注射成型过程。气体辅助注塑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降低制品内应力;节约原材料,最大可达40~50%;简化制品和模具设计,降低模具加工难度;冷却加快,生产周期短。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与普通注塑成型技术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家电、汽车、家具、日常用品等几乎所有塑料制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实用新型坐浴盆的盆沿下方设置的中空截面的支撑结构是采用上述气辅注塑成型技术形成的,具有上述气辅注塑的优点,该支撑结构在加强了盆沿的宽度和强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高了盆体的高度。由于具有较宽的盆沿,使用时感觉非常舒适,还可以满足人体坐浴时对坐浴盆容量的要求。
(2)为了防止在人体坐到洗浴盆内过程中,由于液面的上升使液体从盆沿外溢,在盆体后方的盆沿处设计有溢流口,与溢流口接通的设置有一个与盆壁曲面相似的溢流挡板,该挡板与盆壁及两边的侧立筋板形成一个导流管道,防止溢出的水向外喷出。导流通道的下端伸长至坐便器上沿之下,使水直接流入坐便器内,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浴液外溢而弄湿衣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坐浴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坐浴盆的中空截面支撑结构和溢流结构部位的示意图;
图3是如图2中所示A向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中主要零部件和细节的说明:10盆体,11盆壁,20盆沿,21盆沿翻边,30中空截面支撑结构,41溢流口,42挡板,43筋板,44导流通(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克林,未经徐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1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