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平衡电动压差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1928.1 | 申请日: | 2008-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56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岭;张志望;周玉图;周福全;蒋凤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平衡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2 | 分类号: | F16K17/22;F16K17/36;F16K31/02;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2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平衡 电动 调节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压差调节装置,具体地是一种电动压差调节阀。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相应带来的是系统出现波动,当用户需求过大时造成系统供水温度过高。用户需求减小时,系统水温又过低,满足冷源近端需求时,不能达到末端需求,反之亦然。如果使近端和末端都达到满足时就严重浪费能源。为解决如上问题,近些年空调水系统采用电动调节阀,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调节管路的流量大小,其优点是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自动调节。其不足是,由于用户实际需求的多变性和电动调节阀自身特性的缺陷,无法克服系统诸多因素干扰带来的不稳定工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动态平衡电动压差调节阀,能克服外界因素的干扰保持压差的平衡稳定。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电动调节阀及其两端的导流管,其特征在于:在电动调节阀始端的导流管上装设有差压控制器,差压控制器包括有:阀体、阀塞、弹簧、膜片、膜腔、导压管,在阀体内腔的上端部联接有膜片,膜片上方为膜腔,膜片下方联接有带弹簧的阀塞,对应于阀塞配设有导流孔,电动调节阀与导流孔连通;膜腔通过导压管与电动调节阀末端的导流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液体自电动调节阀带有差压控制器的一端流入,从电动调节阀末端流出。当流入液体压力增大时,差压控制器的阀塞克服弹簧弹力自动向上移动,导流孔流量减少,达到电动调节阀两端的差压不变;当流入液体压力减小时,差压控制器的阀塞自动向下移动,达到电动调节阀两端的差压不变,使电动调节阀免受干扰。因而,当用户需求过大或过小时,差压控制器自动调节,使流量关小或开大,既能有效克服供水压力变化带来的干扰,又能有效克服回水压力变化带来的干扰,始终稳定电动调节阀前后的压差不变,使电动调节阀始终在理想状态下工作。真正的做到了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节省能源,既便于管理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中标记:1-电动调节阀、2-导流管、3-差压控制器、4-阀体、5-阀塞、6-弹簧、7-膜片、8-膜腔、9-导压管、10-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电动调节阀1及其两端的导流管2,在电动调节阀1始端的导流管2上装设有差压控制器3,差压控制器3包括有:阀体4、阀塞5、弹簧6、膜片7、膜腔8、导压管9,在阀体4内腔的上端部联接有膜片7,膜片7上方为膜腔8,膜片7下方联接有带弹簧6的阀塞5,对应于阀塞5配设有导流孔10,电动调节阀1与导流孔10连通;膜腔8通过导压管9与电动调节阀1末端的导流管2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阀塞5为锥形,其根据电动调节阀始端和末端的压差变化而实现上下的移动,从而调节水流量,来平衡压差。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调节阀为现有技术,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平衡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平衡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1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钠冷快堆的电缆吊架
- 下一篇:气体氮化活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