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壳体上一体成型有定位钩的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2101.2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9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翟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李淑兰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 一体 成型 定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外壳体上一体成型有定位钩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电子讯号传输的连接器,如图6所示,该连接器含有:端子本体71;多个端子72,分别嵌置于该端子本体71中;外壳体73套接于该端子本体71的前段;导线固定壳体74,包夹于该端子本体71的后段,并可紧夹一导线L;一绝缘层75,包裹该端子本体71、部分外壳体73及导线固定壳体74。
为了使该连接器可以稳固地插扣于一插座中,该现有连接器的外壳体73及端子本体71间,安装有两根弹性钩杆76,并令该弹性钩杆76的钩部761平时由该外壳体73的对应洞孔731向外伸出,使该连接器在插入插座时,可以借由各弹性钩杆76的钩部761对应地勾扣于该插座中,以避免该连接器向外滑脱。
上述现有的连接器,虽然可以稳定勾扣于对应插座中,但是在制造上,必须将两弹性钩杆76安装在外壳体73及端子本体71间,除了增加制造程序,使制造更为费时及耗费人力资源外,也增加组成的元件数目,而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外壳体上一体成型有定位钩的连接器,可减少所需元件组成数量及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壳体上一体成型有定位钩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插入端的金属外壳体上,一体冲压成型有定位钩,使各定位钩至少一端端缘一体连接于该外壳体上,而各定位钩含有一突起部,自该突起部朝连接器的前端斜伸形成一导引插入斜面,而自该突起部朝该连接器的后端,斜伸一挡肩面。
前述的外壳体上一体成型有定位钩的连接器,其中各定位钩,为经冲压的板片,令该导引插入斜面与挡肩面的弯折处,界定为突起部,且令该导引插入斜面与该挡肩面,构成一夹角。
前述的外壳体上一体成型有定位钩的连接器,其中各定位钩的两侧的外壳体上,分别贯穿有贯穿槽,使各定位钩的两端端缘分别一体连接于该外壳体上。
前述的外壳体上一体成型有定位钩的连接器,其中各定位钩的挡肩面是与连接器自插座中的拉出方向形成一夹角,该夹角是大于90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外壳体上一体成型有定位钩的连接器,其中各定位钩是一体成型于外壳体上,因此在制造上便不需要额外在外壳体与连接器的端子本体间,安装弹性扣钩,除了简化制程外,也因无需额外在制造弹性扣钩此一元件,可减少所需元件组成数量及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应用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插入插座中的状态图。
图4是图3所示“4”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向外抽出连接器时,该外壳体的定位钩被向下迫移的示意图。
图6是现有连接器的局部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端子本体 20端子 30外壳体
31定位钩 32贯穿槽 31a、31b端缘
311突起部 312导引插入斜面 313挡肩面
40导线固定壳体 50绝缘层 60插座
61扣孔 71端子本体 72端子
73外壳体 731洞孔 74导线固定壳体
75绝缘层 76弹性钩杆 761钩部
A夹角 a夹角 B后端
F前端 L导线 P拉出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李淑兰,未经杨李淑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2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圆形连接器系统
- 下一篇:密封材料以及使用该密封材料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