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试锂离子电池内阻/开路电压及扫码的一体化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2121.X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9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田光;茅宁;衣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27/02;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锂离子电池 内阻 开路 电压 一体化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锂离子电池IR/OCV(电池的内阻/开路电压)及扫码的一体化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过程中,电池在出货前需要扫码,即将电池的性能数据与电池编码一一对应,然后对电池的IR/OCV数据进行出货前的最后一次检查。现在国内外厂商通常将以上两步放在两个工序进行,繁琐复杂,浪费时间、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的测试锂离子电池IR/OCV及扫码的一体化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试锂离子电池IR/OCV及扫码的一体化工装,包括电池支架,电池支架两侧分别设有正极和负极定位孔,电池正极探针与电池负极探针分别置于正极和负极定位孔内,电池正极探针与电池负极探针前端轴向相对设置;电池正极探针通过正极固定螺母固定于电池支架的一侧;电池负极探针通过伸缩调节螺母及负极固定螺母固定于电池支架的另一侧,伸缩调节螺母位于电池支架内侧,负极固定螺母位于电池支架外侧;正、负极探针分别与IR/OCV测试设备正、负极连接线相连,电池支架固定于操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对应测试设备、工艺流程,该工装设计合理,可将锂离子电池置于工装上直接进行IR/OCV测试的同时完成扫码,避免原有中间转运环节的无效操作。通过应用本工装,可以简化操作工艺,有效降低成本,且利于规模化生产,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装电池测试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包括电池支架,电池支架两侧分别设有正极和负极定位孔,电池正极探针与电池负极探针分别置于正极和负极定位孔内,电池正极探针与电池负极探针前端轴向相对设置;电池正极探针通过正极固定螺母固定于电池支架的一侧;电池负极探针通过伸缩调节螺母及负极固定螺母固定于电池支架的另一侧,伸缩调节螺母位于电池支架内侧,负极固定螺母位于电池支架外侧;正、负极探针分别与IR/OCV测试设备正、负极连接线相连,电池支架固定于操作台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支架6,可采用PVC等材料制成,可以承受高、低温冲击,绝缘性能好、不变形。电池支架6两侧分别设置有正极和负极定位孔,分别定位电池正极探针2与电池负极探针4,电池正极探针2与电池负极探针4前端同轴向相对设置;电池正极探针2通过正极固定螺母1固定于电池支架的一侧;电池正极探针2末端与测试正极连接线8相连接;电池负极探针4通过伸缩调节螺母5及负极固定螺母7固定于电池支架的另一侧,伸缩调节螺母5位于电池支架内侧,负极固定螺母7位于电池支架外侧;电池负极探针4可以进行伸缩,电池负极探针4末端与测试负极连接线9相连接。与两个正、负极探针2、4末端连接的测试连接线8、9可以直接与测试设备固定夹相连接,进行测试,安全可靠,测试精确、高效。如图1所示,将电池3置于正、负极探针2、4之间,即可进行正常测试。
本测试设备工装正、负极探针采用四项制连接,电压、电流分开,提高工装测试精度,工装内部电阻控制在小于4mΩ,确保测试数据精度,预期设计效果非常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21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表跳时指示机构
- 下一篇: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