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自身重力收集压缩空气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2166.7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6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登荣;朱仕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登荣;朱仕亮 |
主分类号: | B60G13/14 | 分类号: | B60G13/14;B60K2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瑜 |
地址: | 300171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空气 混合 动力 机动车 自身 重力 收集 压缩空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自身重力收集压缩空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在行驶是由于路面的不平、刹车以及行驶的惯性会使得机动车上下起伏,在上下起伏时会产生较大作用力,在现有的机动车上均设有减震器,减震器起到了缓冲起伏力的作用,有效的保护了机动车;现有的减震器一般只具有起到缓冲的作用,而由于机动车自身重力产生的这种起伏力,就无形之中能源浪费,现有公开好多利用机动车自身重力储存能源,如利用重力发电,利用重力收集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带动发电机发电等,上述几种方式均有效的利用了机动车重力,均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但是上述结构形式较复杂,体积较大,不易广泛用于机动车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为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补充高压气源的利用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自身重力收集压缩空气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自身重力收集压缩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四个轮毂内侧上均设有与轮毂连接且具有活塞作用的导向柱,导向柱的外圆周套装有缸套,导向柱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活塞环,导向柱的下端设有定位挡环;缸套上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进气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出气口与压力容器相连,缸套上端设有螺杆,螺杆与机动车相连,缸套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定位环,定位环的下端缸套的外圆周壁上套装有减震弹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在机动车轮毂内侧上设有具有活塞作用的导向柱,导向柱的外圆周套装有缸套,缸套的外圆周壁上套装有减震弹簧,因此上述结构在机动车在行驶时既具有减震功能,又具有产生压缩空气的功能,产生的压缩空气可为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补充高压气源;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推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2、导向柱;2-1、凹槽;2-2、活塞环;3、缸套;3-1进气口;3-2出气口;3-3、进气阀;3-4、出气阀;3-5、定位环;4、减震弹簧;5、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实例1,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利用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自身重力收集压缩空气的装置,包括位于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四个轮毂1内侧轮毂上均设有具有活塞作用的导向柱2,导向柱2的外圆周套装有缸套3,导向柱2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2-1,凹槽内设有活塞环2-2,导向柱2的下端设有定位挡环2-3;缸套3上端设有进气口3-1和出气口3-2,进气口3-1和出气口3-2上分别设有进气阀3-3和出气阀3-4,进气口3-1与外界大气相通,出气口3-2与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的压力容器相连,缸套3上设有螺杆,螺杆与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相连,缸套3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定位环3-5,定位环3-5的下端、导向柱2的定位挡环2-3的上端、缸套的外圆周壁上套装有减震弹簧4。因此上述结构在机动车在行驶时既具有减震功能,又具有产生压缩空气的功能,产生的压缩空气可为空气混合动力机动车补充高压气源;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推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登荣;朱仕亮,未经周登荣;朱仕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2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