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故障诊断的多协议数据转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3985.3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9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森仁;曹建;龚进峰;张宏伟;马杰;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16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故障诊断 协议 数据 转换器 | ||
1.一种用于汽车故障诊断的多协议数据转换器,包括车辆连接接口和与微控制器连接的RS232接口,所述微控制器与车辆连接接口之间分别设置有转换器供电电路和K线信号调理电路、CAN信号调理电路和ALDL信号调理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RS232接口之间设置有RS232信号调理电路,所述车辆连接接口采用符合ISO 15031-3和SAE J1962规定的标准EOBD和OBDII通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控制器中嵌入有车辆协议自动搜索模块和协议诊断模块;所述协议诊断模块包括ISO15765/SAE J1939协议的诊断处理子模块和SAE J1850/ISO 9141/ISO 14230/KW1281/ALDL协议的诊断处理子模块;
所述微控制器与车辆连接接口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实现J1850 VPW和J1850 PWM两种方式信号调理的SAE J1850信号调整电路;
所述K线信号调理电路用于实现ISO 9141、ISO 14230和KW1281三种协议的信号调理;
所述CAN信号调理电路由ISO15765和SAE J1939信号调整电路构成,用于实现符合ISO15765标准ID和扩展ID、ISO 14229协议的标准ID和扩展ID的CAN通信模式,以及SAE J1939方式的信号调理;
所述微控制器和上述各信号调理电路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微控制器接口电路实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故障诊断的多协议数据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AE J1850信号调理电路的构成是:
TXPWM+引线通过一电阻连接到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极分成两路连接到车辆电源VB或通过一电阻连接到SAE J1850-引线,三极管Q3的漏极通过一个二极管连接到SAE J1850+引线;
RXPWM引线连接到运算放大器N4的第2引脚,运算放大器N4的第3引脚连接到车辆电源VB,第12引脚接地;运算放大器N4的第5引脚通过一电阻连接到SAE J1850+引线,运算放大器N3的第4引脚分通过一电阻连接到地或连接到SAE J1850+引线;
TXPWM-引线通过一电阻连接到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极连接到SAE J1850-引线,三极管Q4的漏极分成两路后通过一个电阻连接到SAE J1850+引线或连接到地;
TXVPWM引线连接到运算放大器N4的第7引脚,运算放大器N4的第6引脚分成三路后通过一电阻连接到5伏电源Vcc或通过一电阻连接到地或连接到运算放大器N4的第8引脚,运算放大器N4的第1引脚分成两路后通过一电阻连接到8伏电源+8或通过一电阻连接到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集极连接到8伏电源+8,漏极通过一个二极管连接到SAE J1850+引线;
RXPWM引线连接到运算放大器N4的第14引脚,运算放大器N4的第9引脚连接到SAEJ1850+引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故障诊断的多协议数据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K线信号调理电路的构成是:
TXK引线通过一电阻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极分两路后分别通过一电阻连接到车辆电源VB或连接到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1的漏极接地连;三极管Q6的漏极接地连,三极管Q6的集极分成三路后分别通过一电阻连接到车辆电源VB或通过一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N3的第5引脚或连接到K/K1引线;
RXK引线连接到运算放大器N3的第2引脚,运算放大器N3的第3引脚连接到车辆电源VB,第12引脚接地;运算放大器N3的第4引脚分成三路后分别通过一电阻连接到车辆电源VB或通过一电阻连接到地或连接到运算放大器N3的第6引脚;
RXL引线通过一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N3的第1引脚;运算放大器N3的第7引脚通过一电阻后分成三路后分别通过一电阻连接到车辆电源VB或连接到L/K2引线或连接到三级管Q7的集极;
TXL引线通过一电阻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极分两路分别通过一电阻连接到车辆电源VB或连接到三极管Q7的基极,三极管Q2的漏极接地连;三极管Q7的漏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39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