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型双轴太阳能跟踪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4545.X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80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刘文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博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G05D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地址: | 214408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双轴 太阳能 跟踪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跟踪机构,主要应用在太阳能发电中的跟踪系统上。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目前新兴的朝阳产业,目前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方式,主要是采用安装在一固定的支架上,来接受太阳能光能的照射。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安装在永久固定的支架上,不能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而调整,使得电池板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电量不能达到最大化,直接影响到发电量的大小。
2.成本较高。由于固定装置不能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与太阳光矢量垂直,使得发电量不能达到最大化,增大了投入产出比,造成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较高。
3.抗自然突害能力很差。由于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为固定角度安装,大面积的电池板方阵,迎风面积巨大,当飓风来临时,不能作任何调整,极易造成对发电系统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即时跟踪太阳能的机构,使太阳能电池板保持与太阳光矢量的垂直,达到发电量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V型双轴太阳能跟踪机构包括回转驱动器、电动推杆、太阳能电池板、框架、V型支架组件,回转驱动器的上端与V型支架组件的下端连接,V型支架组件的上端连接所述框架的底面,电动推杆一端与所述框架活动连接,电动推杆另一端与V型支架组件活动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平面。
回转驱动器,包含有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及回转盘。
框架由底座和联接架组成;
V型支架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撑杆、底板,撑杆的一端连接在底板上,撑杆的另一端支撑在框架的底座上。
电动推杆上还连接电机,推杆的一端和底座铰接。
电动推杆另一端与V型支架组件铰接。
有益效果:电控系统跟据要求控制本机构实现回转机构绕垂直地平面的轴线的回转,同时,控制电动推杆作直线运动,使得电池板方阵绕水平轴线回转,从而调整电池板的俯仰角度。这样通过绕两个方向轴线的回转调整,可达到保持电池板面与太阳光矢量垂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1、输出的发电量大。使得电池面板可以经常保持与太阳光矢量垂直的角度,从而可以保证发电量输出最大;
2、回转机构重量较轻,自身运动所消耗的电能较少。由于回转机构安装在立柱的上端,使得参与整体回转运动的零部件数量较少、重量较轻、回转运动的能量消耗较少,保证得到最大的发电输出;
3、由于本机构具备有双轴回转的机构,使得电池板可作三维的角度调整,当受到自然突害,如暴风的袭击时,电池板可顺风作受风面积最小的调整,从而保护系统免遭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V型双轴太阳能跟踪机构,包括回转驱动器1、电动推杆2、太阳能电池板3、框架4、V型支架组件5,回转驱动器1的上端与V型支架组件5的下端连接,V型支架组件5的上端连接所述框架4的底面,电动推杆2一端与所述框架4活动连接,电动推杆2另一端与V型支架组件5活动连接,太阳能电池板3设置在所述框架4的上平面。
回转驱动器1,包含有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及回转盘。
框架4由底座4.1和联接架4.2组成;
V型支架组件5,包括至少两根撑杆6、底板5.1,撑杆6的一端连接在底板5.1上,撑杆6的另一端支撑在框架4的底座4.1上;
电动推杆2上还连接电机,推杆2的一端和底座4.2铰接;。
电动推杆2另一端与V型支架组件5铰接。
电控系统跟据要求控制本机构实现回转机构绕垂直地平面的轴线立柱1的回转,同时,控制电动推杆2作直线运动,使得电池板3绕水平轴线回转,从而调整电池板的俯仰角度。这样通过绕两个方向轴线的回转调整,可达到保持电池板面与太阳光矢量垂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博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博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45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