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型可熔断保险电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4771.8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7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郑东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东浩 |
主分类号: | H01C3/20 | 分类号: | H01C3/20;H01H85/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350天津市津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熔断 保险 电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元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型可熔断保险电阻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生产的可熔断金属丝缠绕保险电阻器,是将合金线直接缠绕在电瓷棒上,对合金线的缠绕间距及缠绕长度没有特别规定,只要均匀缠绕达到规定的阻值就可以了(如图1所示)用于手机充电器内保险可熔断电阻。这样制造出的可熔断金属丝缠绕保险电阻器,遇到强电压、电流也可熔断,但性能不稳定,因为合金线均匀的缠绕在整个电瓷棒上,会分散热量,不易熔断,同时电瓷棒也会分散部分热量,从而延长合金线的熔断时间,使电阻器不能在规定时间迅速熔断,其带来的危害是有烧坏相关联设备及引起火灾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遇到强电压、电流即可迅速熔断的一种稳定型可熔断保险电阻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稳定型可熔断保险电阻器,由电瓷棒体和设置在电瓷棒体两端的连接有导线的帽体构成,所述电瓷棒体的中部喷涂有涂料层,所述涂料层的外表面等间距的缠绕有合金线。
所述涂料层的喷涂长度设置为占电瓷棒体长度的10%~90%。
所述合金线缠绕的长度设置为占涂料层长度的10~90%。
所述合金线缠绕的间距设置为0.06~0.15mm。
所述涂料层由硅树脂涂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型可熔断保险电阻器,由电磁棒体和设置在电瓷棒体两端的连接有导线的帽体构成,所述电瓷棒体的中部等间距的缠绕有合金线。
所述合金线缠绕的长度设置为占电瓷棒体长度的20~80%。
所述合金线缠绕的间距设置为0.06~0.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是在两端压上帽体的电瓷棒体的中间部分均匀地涂覆上一层涂料层,然后在有涂层的部位缠绕合金线,其涂料层可以极大的减少合金线所产生的热量被电瓷棒吸收,进而起到隔热的作用。
2.将合金线有间距的缠绕在涂有涂料的电瓷棒上,也就是集中缠绕在涂有涂料的中间部分,除了上述减少电瓷棒吸收热量的作用外,还可以防止合金线与电瓷棒接触不良而产生的松动,再有缠绕时线与线之间设置的间距,可有效的防止线与线之间的碰撞连接。这样一旦出现强电压或强电流时电瓷棒的中间部位会集中发热,使合金线迅速熔断切断回路,起到保护作用。
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机械化生产,可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各种充电器、仪表等电器的主要电路中,有保险丝和电阻的双重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电阻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不含涂料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瓷棒体 2导线 3帽体 4涂料层 5合金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型可熔断保险电阻器,由电瓷棒体1和设置在电瓷棒体1两端的,连接有导线2的帽体3构成,所述电瓷棒1的成分中,氧化铝的含量在75%以下,其主要规格有2*7、2*8、2.5*8、3.0*8、3.0*10、3.5*10等。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电瓷棒体1的中部喷涂有涂料层4,所述涂料层4由硅树脂保温涂料构成,例如采用青岛大州电子及其韩国本社生产的硅树脂涂料,所述涂料层4喷涂的长度为占电瓷棒体长度的10%~90%,在所述涂料层4的外表面等间距的缠绕有合金线5,所述合金线5的材质主要是锰、镍、碳、铁等构成,其合金线的线径在0.05~0.08mm之间,本实用新型合金线5缠绕时要求线与线之间不能碰撞连接,其每一圈与每一圈的间距最好设置为0.06~0.15mm之间,所述合金线5缠绕的长度可以设置为占涂料层长度的10~90%,即涂料层4的左右两端均可预留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合金线5缠在涂层4的有效部位,以保证阻值性能的稳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电瓷棒体1的中部,也可以不进行涂覆涂料层4,而直接的将合金线5等间距的缠绕,缠绕时其每一圈与每一圈的间距仍然是0.06~0.15mm范围为最佳,所述合金线缠绕的长度为占电瓷棒体有效长度的20~80%为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东浩,未经郑东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4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