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补水结构改进的进水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5294.7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4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飞宇 |
主分类号: | E03D1/32 | 分类号: | E03D1/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进 进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桶水箱的进水阀,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补水结构改进的进水阀。
背景技术
用于马桶水箱的进水阀除了向水箱提供冲洗马桶的水外,通常还具有补水功能,用于冲刷马桶侧壁上的污物。现有进水阀的补水管路连接于进水阀的出水管上,并且位于止水胶垫下方,当进水水流较大、压力充足的情况下,出水管中的部分水流会流进补水管路中,但是当进水流小、压力不足的情况下,则会导致补水管路中缺水,造成无法将马桶冲刷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水结构改进的进水阀,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马桶进水阀在供水管路中水压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补水管路中缺水,造成无法将马桶冲刷干净或水封不够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补水结构改进的进水阀,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可封堵该进水管出水端的止水胶垫,该进水管的出水端和出水管的进水端之间设有一阀腔、一进水通道和一出水通道,该进水通道连通该阀腔和进水管的出水端,该出水通道连通该阀腔和出水管的进水端,阀腔的侧壁连接有补水管路,该补水管路的进水端低于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端。
前述一种补水结构改进的进水阀,其进水管的出水端设有一分流盘,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设于该分流盘内,所述进水管穿套于出水管中,并且二者都竖向设置,该出水管上方设有一压盖,该压盖的周缘压设于该出水管上端部,该压盖、分流盘底部与出水管上端部之间夹设有一环形的缓冲胶垫,该缓冲胶垫和所述压盖、分流盘共同围成所述阀腔。
所述压盖上设有使该阀腔内外相通的补气口,该分流盘和压盖之间设有防虹吸胶垫,该防虹吸胶垫包括一定位环、由该定位环向外延伸的环形连接部以及由该环形连接部向外延伸的环形摆动片,该环形连接部的厚度小于该环形摆动片的厚度,该定位环夹设于该分流盘顶面与所述压盖之间,所述出水通道进水端和进水通道出水端位于该环形摆动片下方,所述补气口位于该环形摆动片上方。
所述分流盘对应于所述进水管出水端上方设有一装配口,所述止水胶垫的周缘夹设于该装配口周缘与压盖之间。
前述一种补水结构改进的进水阀,其出水管竖向设置,所述进水管横向设置,该出水管的上方设有一阀体,该阀体的上方设有顶盖,该阀体的一侧设有一侧盖,所述进水管穿设于该阀体中,该进水管的出水端朝向所述侧盖,所述止水胶垫装配于该侧盖与该进水管的出水端之间,所述出水管连接于该阀体下方,所述阀腔位于所述顶盖下方和所述进水管上方。
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朝上与所述顶盖相对,该顶盖相应位置设有补气口,该补气口和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之间设有防虹吸胶垫。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补水管路的进水端位于止水胶垫的上方,且出水通道的进水端高于该补水管路的进水端,当水进入阀腔后,优先进入补水管路,再进入出水通道,因此,即使供水管路中水压不足,也能保证补水充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分流盘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防虹吸胶垫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缓冲垫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缓冲垫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补水结构改进的进水阀,参照图1,该进水阀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和可封堵该进水管1出水端10的止水胶垫5,该进水管1的出水端10和出水管2的进水端20之间设有一阀腔30、一进水通道41和一出水通道42,该进水通道41连通该阀腔30和进水管1的出水端10,该出水通道42连通该阀腔30和出水管2的进水端20,阀腔30的侧壁连接有补水管路302,该补水管路302的进水端低于所述出水通道42的进水端421,以保证阀腔30中的水优先进入补水管路302。
参照图1,该进水管1的出水端10设有一分流盘4,所述进水通道41和出水通道42设于该分流盘4内,所述进水管1穿套于出水管2中,并且二者都竖向设置,该出水管2上方设有一压盖3,该压盖3的周缘压设于该出水管2上端部,该压盖3、分流盘4底部与出水管2上端部之间夹设有一环形的缓冲胶垫7,该缓冲胶垫7和所述压盖3、分流盘4共同围成所述阀腔30。参照图1、图4和图5,所述缓冲胶垫7的内侧缘向内延伸至所述出水通道42的出水端422下方,该延伸部71的厚度由外至内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飞宇,未经李飞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5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