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带超远覆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5369.1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81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仇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H04B7/155;H04B1/4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带超远 覆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通信设备,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对数字无线通讯信号进行超远传输放大的选频移频直放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用户正不断地增加,市区、城镇及多数农村的通信信号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并优化。但目前尚有部分边远乡村由于受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还处于无线通讯信号的盲区。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移动通信服务需求的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引入覆盖良好的无线通讯信号,以满足此地区的无线通讯要求。同时一些乡村陆续开发风景旅游区,节假日话务量较高。这些地区的无线通讯市场乃是移动运营商的重要业务增长点。但是这些地方地域广、地型复杂、用户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且由于GSM无线信号处于高频频段,空间传播损耗及遮挡损耗较大,绕射能力弱,对丘陵、山区等超远距离的覆盖存在严重不足。以往解决超远距离覆盖的方式一般都采用大功率基站,这种方式投资非常大,运营商建网初期面临高投入、低回报的压力,且实际效果仍受地理环境约束,覆盖效果不理想,而普通的直放站也由于受地理条件和硬件条件的限制也无法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带超远覆盖系统,其可实现无线信号的超远距离传输。
本实用新型包括近端机和远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端机和远端机采用频率相对较低的中频信号作为传输中继频率,近端机的BTS端连接有GSM信号双工器,基站的GSM下行信号通过馈线耦合到BTS端输入近端主机,先经过该GSM信号双工器双工滤波后,进入下行衰减模块调节为适合于系统的电平,再通过下行下变选频变频模块将GSM信号频率下变为中频信号,继而使用中频信号功放模块对其进行高功率放大,输出的中频传输信号最终通过中频信号双工器进行滤波由中继发射天线发射出去;近端机LINK端连接有中频信号双工器,近端机上行信号是远端机发射过来的上行中频传输信号,由近端机LINK端的天线接收后,先经过该中频信号双工器双工滤波后,进入上行中频低噪放模块进行低噪声放大处理,通过上行上变选频变频模块将上行中频信号还原为上行GSM信号,再使用上行衰减模块调节为适合于系统的电平信号,最终通过BTS端的GSM信号双工器进行滤波耦合到基站;
远端机的LINK端连接有中频信号双工器,远端机下行信号是近端机发射过来的下行中频传输信号,其由远端机LINK端的天线接收后,先经过该中频信号双工器双工滤波后,再进入下行中频低噪放模块进行低噪声放大处理,通过下行上变选频变频模块将下行中频信号还原为下行GSM信号,再使用GSM信号功放模块对其进行高功率放大到足够的功率,输出的GSM下行信号最终通过GSM信号双工器进行滤波由MS端的覆盖天线发射到覆盖区;
远端机的MS端连接有GSM信号双工器,远端机上行信号是覆盖区中移动台发射过来的GSM上行信号,由远端机MS端的天线接收后,先经过该GSM信号双工器双工滤波后,进入上行GSM低噪放模块进行低噪声放大处理,通过上行下变选频变频模块将上行GSM信号变频为上行中频信号,再使用中频信号功放模块对其进行高功率放大到足够的功率,最终通过中频信号双工器进行滤波由LINK端的天线发射给近端机;
为了达到上下行的高度隔离,防止自激和干扰,整机各个组成部分采用技术成熟的模块化架构设计。近端机和远端机还分别设有电源和监控单元,所述的监控单元可对上述每个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参量的设定和实时监控,使系统操作维护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无线信号的频率越低,空间传输时的损耗越小,绕射能力强”的基本原理,采用频率相对较低的中频信号作为传输中继频率,加上设计更高的系统增益,从而实现了无线信号的超远距离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近端机的整机基本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远端机的整机基本原理图。
图3为GSM下行压带超远覆盖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5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牛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五粮营养奶及其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