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沫颗粒混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5978.7 | 申请日: | 200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8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晓菲 |
主分类号: | B29B7/76 | 分类号: | B29B7/76;B29C3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中生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颗粒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沫塑料制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泡沫颗粒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泡沫塑料制作设备一般包括料斗、输料管、鼓风机、模腔、加热加压装置等。2001年6月6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1298339A公开一种用于合成树脂的型内发泡成型装置和方法及由此制成的型内发泡成型产品,该技术方案涉及原料颗粒供应装置,它是借助于空气流将包括热塑性合成树脂的原料颗粒从原料罐经填充器输送到芯模和型腔模组成的型腔中,其实就是泡沫颗粒成型装置。为了防止泡沫颗粒在输送过程中堵塞,2007年8月29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00939668Y公开一种泡沫颗粒给料装置,其包括料斗及连接料斗出料口的输料管,输料管还连接鼓风机的出风口,料斗出料口与输料管之间设有一转子,转子圆周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三个送料叶片,所述转子纵向一端连接动力输出端。通过在料斗的出料口设置带送料叶片的转子,且叶片末端设置毛刷,使得泡沫颗粒通过送料叶片定量地进入输料管,防止输料管中的空气从料斗出料口进行释放,从而在输料管中建立一定的压力,防止堵料发生。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有时候需要将不同种类的泡沫颗粒进行混合制取泡沫塑料制品,通常的做法是人工混合好后加入料斗或者直接把两种原料加至同一个料斗,籍由两种材料在输送管道中的运动进行混合,前述两种混合方式的不足之处是混合不均匀,制得的泡沫塑料制品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泡沫颗粒混合装置,其用于把两种不同的颗粒状或者粉末状物质混合均匀,并要求调整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泡沫颗粒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料斗、第二料斗、第一给料装置、第二给料装置、送料管及风机,所述第一料斗及第二料斗分别与送料管的进料口连接,风机的出风口与送料管的进料口连接,第一给料装置设于第一料斗的下料口与送料管的进料口之间,第二给料装置设于第二料斗的下料口与送料管的进料口之间。
上述泡沫颗粒混合装置,所述第一给料装置由驱动电机、转轴及复数个叶片组成,驱动电机设于第一料斗外侧,转轴一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转轴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料斗下料口内侧,各叶片沿圆周方向均匀设于第一料斗下料口内侧的转轴外侧壁上,所述第二给料装置的结构与第一给料装置的结构相同。
上述泡沫颗料混合装置,所述驱动电机是由变频器与异步电机电连接组成。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个料斗的物料分别通过各自的给料装置定量地投放到送料管中并在风机的作用下边输送边混合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同时只要调整各料斗给料装置的给料速度即可调整两者的相对投放比例,操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在2007年8月29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00939668Y公开的一种泡沫颗料给料装置的基础上所做的改进,其目的是用于把两种泡沫颗粒在成型前混合均匀。
参考图1,实施例公开一种泡沫颗粒混合装置,包括料斗1、料斗2、送料管3、第一给料装置4、第二给料装置5及风机(图中未示出),其中料斗1为具有一定容积的斗状结构,其上设有加料口及下料口,料斗2结构与料斗1相同,第一给料装置4包括三相异步电机(图中未示出)、转轴41及六个叶片42,所述三相异步电机设于料斗1外侧,该三相异步电机的输入端与变频器电连接以便调整三相异步电机的转速,转轴41一端与三相异步电机传动连接,转轴41另一端延伸至料斗1下料口内侧,六个叶片42沿圆周方向均匀设于位于料斗1下料口内侧的所述转轴41的外侧壁上,第二给料装置5与第一给料装置4的结构相同,料斗1的下料口及料斗2的下料口分别与送料管3的进料口连接,风机的出风口与送料管3的进料口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给出这样的启示,当有三种物料需要混合时,可以增加一套第三料斗和第三给料装置,然后再把第三种物料定量输送至送料管,其同样可以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同时所述各转轴上的叶片大小及相应的下料口尺寸可以调整以达到改变配比的目的,或者驱动电机通过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系驱动对应转轴同样可以改变不同物料的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晓菲,未经郑晓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59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机的筋板结构头板
- 下一篇:一种开槽刀具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