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垫支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6120.2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65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余佳欣;吴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滨北小学 |
主分类号: | A47C27/08 | 分类号: | A47C27/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勇 |
地址: | 361012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垫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垫,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气垫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充气垫用途非常广泛,如何提高充气垫的受力强度,是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
目前,涉及提高充气垫受力强度的相关技术已有一些报道,各有所长,但由于多数结构较复杂,制造难度大,因此难以普及。
公告号为CN2531660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改进的气垫,主要包括外囊体,该外囊体内于中空成型时包覆有弹性件,其特征是该弹性件包括弹性盘体及两弓形弧片,该弹性盘体为一具有弹性伸缩的盘体,该弹性盘体以具弹性伸缩的材质制成,并于盘体的外缘设有结合部;两弓形弧片分别置放于弹性盘体的上、下方,并以外缘装设于结合部内相互组装;由此,当气垫受压抵时,弹性件的两弓形弧片亦随之受压而向外扩张,并以外缘顶推拉伸弹性盘体,于外力解除后,该弹性盘体的收缩弹力即带动两弓形弧片反弹复位,进而使气垫除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外,更具有优异的弹性。
公告号为CN2568056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垫子,包括上片部、下片部和充气嘴,其特征是:中间填充物置于上片部和下片部之间,上片部、下片部为TPU高强度粘合布,中间填充物为爆破性泡棉,三部分通过高温热封成一个整体,每个部分都是面对面的连接。主要用作沙发垫、靠垫、床垫等。
公告号为CN2595262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气垫单元横向或纵向连接而成。在纺织品制成的,两头封闭的长方体中空内,充填数个小充气囊,形成气垫单元。小充气囊由以纺织品为骨架的胶乳制成。每个小充气囊有一个独立的单向充气气门口;一个独立的就地排气气门口。各个小充气囊的总最大充气体积大于气垫单元中空的总容积,以保持气垫的形状及保证当少数小充气囊被破坏时,气垫乃能保持效用。
公告号为CN2241484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气垫拉带结构,于气垫本体的顶层及底层之间,以高周波热封结合多个平行间隔配置的拉带,各拉带为一长形圈带,并于顶层及底层的接触面以模具形成波浪形环圈构形。当气垫充气时,可提高顶层与底层之间的支撑强度,气垫本体的顶层与底层表面,形成连续性凹凸起伏的形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显著提高充气垫支撑强度的充气垫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设为折叠带,折叠带设有连续间隔的齿。
折叠带的横截面可为长方形、正方形或梯形等几何形状。
齿的形状可为长方形、正方形或梯形等几何形状。
相邻齿之间的间隔距离最好相同。
各齿高度最好相同。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将折叠带设在充气垫内腔(折叠带的数量、折叠带的齿的数量、相邻齿的间距及齿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配置),将每个齿的顶面与充气垫内腔的顶层连接,将相邻齿之间的连接段的底面与充气垫内腔的底层连接。这样一来,就使充气垫内腔增加了加强筋,由于折叠带的折叠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因此可显著增强充气垫的支撑强度。由于折叠带是呈连续间隔齿形状,因此只要在设备上安装简单的模具即可实现可机械化,自动化大批量连续生产制造。另外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节能环保。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垫可取代发泡塑料,应用在商品包装上,可有效提高产品防护能力。充气垫用后放气,可将其折叠起来,使体积大大缩小,便于携带,减少大量的运输和包装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垫还有多种用途,比如采用薄膜材料做成床型气垫,其整体厚度非常薄,折叠起来体积很小,可放在书包里。当午休或野外旅游时,可将其充气后放在地上当床睡,游泳时可充当划水毯。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沙发垫、靠垫、床垫等产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设有折叠带1,折叠带1设有连续间隔长方形齿11(图中画出5个齿11)。相邻2个齿11之间等距,各齿11高度等高。折叠带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图中未画出)。使用时,将多条折叠带1设于充气垫2内腔中(图2中只画出2条折叠带1,折叠带1的数量及位置根据不同充气垫的不同用途配置),将每个齿11的顶面111与充气垫2的顶层21的内壁粘接,将相邻2个齿之间的连接段112的底面与充气垫2的底层22内壁粘接。充气垫2为塑料薄膜充气垫,折叠带1为塑料折叠带,折叠带1与充气垫2之间的连接也可采用热合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滨北小学,未经厦门市滨北小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61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