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渗灌管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6197.X | 申请日: | 200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66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伟忠 |
主分类号: | B05B1/20 | 分类号: | B05B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13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灌 管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堵渗灌管道装置。
背景技术
渗灌又称地下灌溉,是将灌溉水由输入地下管道,通过管道的透水孔,使水借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向植物根系活动层上、下、左、右浸润,使根系土层经常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应用渗灌灌溉,能及时适量地将水量均匀地直接送达根系,具有明显的节约用水,有效保持土壤结构的优点。图5中可以看出,现有渗灌系统包括一埋地的空心管道1,该空心管道1上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透水孔11,向管道1送水后,通过管道的透水孔11浸润植物根系。这种结构的渗灌管道的缺点是:透水孔11与土壤直接接触,容易被土、沙粒堵塞,导致出水受阻、渗灌失效,由于管道1埋设于地下,当透水孔11被堵塞后,难于被及时发现且维护困难,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枯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输送可靠、工作稳定的防堵渗灌管道装置,该装置具有防堵功能,避免管道透水孔被土、沙粒堵塞,确保渗灌系统长期有效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堵渗灌管道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液流的管道,该管道壁上开设有贯穿管道壁的多个透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透水孔的出水端口上对应盖设有可渗透的海绵体,管道外周对应捆绕有用于定位海绵体的绳带。
上述管道两侧对称设有透水孔。
上述绳带为扁平扣带,该扣带上至少在与对应海绵体相对的部分开设有多数个透水微孔。
上述绳带为系绳,每个海绵体分别通过两条系绳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防堵渗灌管道装置,在管道的透水孔的出水端口上盖设可渗透的海绵体,海绵体通过绳带固定在管道外周面上,利用海绵体将透水孔与土壤隔开,避免土、砂粒堵塞管道透水孔,管道内液流通过透水孔经海绵体渗透后浸润植物根系。本装置具有理想的防堵功效,确保渗灌工作可靠、有效,大大延长渗灌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渗灌系统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一种防堵渗灌管道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液流的管道1,该管道1壁两侧对称上开设有贯穿管道壁的透水孔11,每个透水孔的出水端口上对应盖设有可渗透的海绵体2,管道1两侧相对的两透水孔11上的海绵体2通过捆绕于管道外周面上的扣带3定位,扣带3为扁平的塑料扣带,两海绵体2夹置于扣带3于管道1之间。海绵体的面积应大于透水孔11,保证海绵体2可完整覆盖透水孔11。在与对应海绵体2相对的扣带3上开设有多数个透水微孔31。但,不局限于此,也可在整条扣带的两端之间均开设透水微孔。
参照图3。海绵体2将透水孔11与土壤隔开,避免土、砂粒堵塞管道透水孔11,管道内液流通过透水孔11经海绵体2渗透后浸润植物根系。本装置具有理想的防堵功效,确保渗灌工作可靠、有效,大大延长渗灌系统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参照图4。管道1两侧相对的两透水孔11上的海绵体2通过捆绕于管道外周面上的两条系绳4定位,系绳选用耐腐蚀软绳。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伟忠,未经洪伟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61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