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充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6305.3 | 申请日: | 200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0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方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飞鹏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梧邨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充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充气装置,其用于把储气罐里的燃气充至迷你炉具的储气瓶里。
背景技术
公知的储气罐容积有大有小,一种适用于向卡式炉等迷你炉具中的储气瓶充气的储气罐已为公知,该储气罐具有一个可弹性移动的出气嘴,当该出气嘴被向内压下时,储气罐内的燃气被释放出来,该种储气罐另外一种使用方法是先把储气罐里面的燃气转移到迷你炉具的储气瓶里,储气瓶再向迷你炉具的燃烧器供应燃气。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频繁地把储气罐里的燃气人工转移到储气瓶里,在转移的时候,让储气罐的出气嘴对准储气瓶的充气嘴并施以适当的压力,储气罐里的燃气即可转移到储气瓶里,当储气瓶充满燃气以后再安装到迷你炉具上,在上述燃气转移过程中,储气罐的出气嘴并不总是与储气瓶的充气嘴严格对中,此时燃气在转移过程中就会发生泄漏,并且整个充气过程必须用手持续对储气罐施加压力,充气效率低且力度不好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将储气罐里的燃气转移到储气瓶里的自动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动充气装置,包括座体、快速接头、充气柱及连接套,所述座体设有中空轴孔,充气柱可轴向移动地设于座体的轴孔上,充气柱上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柱一端设有密封装置防止其与储气罐的出气嘴连接时燃气泄漏,快速接头设于座体一端用于与储气罐的罐体可拆卸连接,连接套设于座体另一端用于与设于储气瓶上的充气接头可拆卸连接,从而当座体的两端通过快速接头和连接套分别与储气罐和储气瓶的充气接头连接时,充气柱同时顶开出气嘴及充气接头上的充气嘴使储气罐、充气柱及储气瓶之间形成一个充气通道。
上述自动充气装置,所述快速接头包括连接座及转盘,所述连接座为一柱状结构,其轴向一端固设于座体轴向端部,连接座的中间设有轴向延伸的让位槽,连接座的圆周外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和对应凸起部数量的凹陷部,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于座体上,转盘上设有对应连接座凸起部数量的弹性肋板,所述各弹性肋板内侧壁与连接座的凸起部间隙配合设置,各弹性肋板的自由端附近设有向径向方向凸起的限位块,各弹性肋板沿圆周方向的一侧设有向凹陷部部分延伸的定位块。
上述自动充气装置,所述座体上设有连通轴孔内侧壁与座体外侧壁的排气孔。
上述自动充气装置,所述座体上设有助力杆,所述助力杆沿垂直于座体外侧壁的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充气的时候,该自动充气装置的座体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储气罐的罐体(与出气嘴相邻部位)连接,座体另一端与储气瓶的充气接头连接,由于充气柱的长度大于连接后出气嘴与充气嘴之间的距离,从而在连接的同时充气柱顶开出气嘴及充气接头上的充气嘴使储气罐、充气柱内的充气孔及储气瓶之间形成一个充气通道,在整个充气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对储气罐施以外力即可自动完成充气,当储气瓶的燃气充满以后,通过座体上的排气孔排气提示操作人员充气完成,操作人员将自动充气装置与储气瓶分离,该分离过程同时使出气嘴和充气嘴关闭,整个充气过程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飞鹏,未经方飞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6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线调节节能灯
- 下一篇:一种快速连接可拆卸气路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