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7067.8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38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吴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61 | 分类号: | G02F1/0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光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光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薄膜材料作为一类新型的液晶、高分子薄膜复合材料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LC薄膜是将小分子液晶以微滴的形式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液晶独特的光电各向异性使其沿特定方向取向,改变了透过光线方向的折射率,这种薄膜材料能够呈现透射与散射两种不同的光学状态,即PDLC薄膜能在透明状和模糊状两种不同状态间切换。它能够满足制造大面积变色薄膜的要求,可以适合在会议室、卧室、浴室等场所作为隐私窗膜使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调光器件的结构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相对面上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边缘设置有封框胶,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封框胶构成一个密封腔,该密封腔中容置有聚合物分散液晶。其中,现有PDLC膜的制备技术主要是通过光固化体系来制备,在光可聚合性化合物原材料混合物中,就含有环烃、芳烃、杂环等多种材料。由于光固化是通过紫外光照来引发,即需要在原材料中添加适量的光引发剂或其它催化剂。并且在涂刮之前,需要将聚合物与液晶均匀的混合,在涂刮的膜层厚度上也必须控制,其中接触玻璃的必须为聚合物层,液晶分子要均匀的分散在聚合物内部,然后才可以在施加外电场的状态下,使液晶分子规则排列,改变其调光器件的折射率来控制透明状与模糊状的转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光器件,旨在解决现有原材料中由于添加液晶分子而必须控制聚合物和液晶分子充分均匀的混合与膜层厚度,使PDLC膜的含量和透过率受影响,导致PDLC膜的质量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调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面上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印刷线路层和第二印刷线路层,其中,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层电层之间,设置有凝胶膜层,所述凝胶膜层为聚苯乙烯和聚-2-乙烯基吡啶两种聚合物。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用一种新的凝胶膜取代了现有的液晶和聚合物的混合体,所述凝胶膜为聚苯乙烯和聚-2-乙烯基吡啶两种聚合物,本申请中的材料不需要添加液晶分子及其它光引发剂或催化剂,即凝胶膜的含量和透过率不会受到影响;同时,这种凝胶膜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改变光的折射率和透过率,因此凝胶膜的质量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光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光器件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调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相对面上的第一导电层13与第二导电层14,所述第一导电层13和第二导电层14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印刷线路层和第二印刷线路层(图未标示),其中,在第一导电层13和第二层电层14之间,设置有凝胶膜层15,所述凝胶膜层为聚苯乙烯和聚-2-乙烯基吡啶两种聚合物。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凝胶膜由聚苯乙烯和聚-2-乙烯基吡啶两种聚合物材料组成,凝胶膜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决定了调光器件的折射率,凝胶膜的折射率由所述聚苯乙烯和聚-2-乙烯基吡啶两种聚合物的重量所决定,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苯乙烯,聚-2-乙烯基吡啶的含量为50-150重量份,优选为80-120重量份。凝胶膜层的厚度为10-60μm,优选为20-50μm。在此厚度和折射率下,所述调光器件的透过率达到85%以上,且对比度也比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70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