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制动电动葫芦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7685.2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0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中;胡鸣尚;李建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5/06 | 分类号: | B66D5/06;B66D5/24;B66D1/12;B66D1/5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毋致善 |
地址: | 453400河南省长垣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电动葫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器,特别是一种双制动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电动葫芦在危险作业环境中起重机或者电动葫芦为了安全,要求设置第二制动器,然而现有的第二制动器均为常闭式制动器,其缺点是无论通电或不通电制动器都处于工作状态,因而这种第二制动器的使用寿命较短,不能起到长时期保险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只有在第一制动器失灵或者发生其他故障时才进行制动的双制动电动葫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制动电动葫芦,包括第二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器的结构是,卷筒上设有开口的制动环,开口的凸轮和棘轮置于卷筒外的制动环上,两个螺钉分别穿于凸轮和棘轮开口端面内的螺纹过孔中,其螺纹与凸轮和棘轮开口另一端面内的螺纹孔相配,上述螺纹过孔的上部有一台阶孔与螺钉的端头内端面相对,凸轮的周面上均布弧形槽,两弧形槽之间的连接处为外凸的弧形面,棘轮的周面上均布棘爪槽;在凸轮和棘轮的外侧设有与卷筒外罩固连的支座,摆臂的中部与固定在支座上的轴转动配合,上述摆臂的上端设有滚轮与凸轮的弧形槽周面接触,其下端设有棘爪与棘轮上的棘爪槽相配,弹簧的一端与卷筒外罩连接,另一端与摆臂连接。在支座的另一表面上设有行程开关与摆臂表面上的凸体相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使用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的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制动电动葫芦的主视图,图2是第二制动器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第一制动器是常规使用的带制动起升电机1,第二制动器3直接对卷筒2制动。本实用新型第二制动器的结构是,在卷筒一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制动环5,棘轮4和凸轮17,置于卷筒外的制动环上,棘轮的圆周面上均布有棘轮槽14,凸轮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弧形槽,弧形槽之间为一外凸的弧面。在卷筒外罩16上固定有一支座13,摆臂7的中部与固定在支座上的轴12转动配合,摆臂一侧的上端设有滚轮6与凸轮的弧形槽周面相接触,在其另一侧的下端设有棘爪10与棘轮上的棘爪槽相配,弹簧8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摆臂连接,在弹簧的正常状态下棘爪脱离棘轮表面,不会插入棘爪槽内。支座上设有行程开关11与摆臂上的圆柱面凸体9相对。设置制动环的目的是为了减缓棘爪进入棘轮槽时的瞬间冲击力,避免对制动机构产生损伤。这种摩擦制动,必须使棘轮、制动环和卷筒之间的连接紧密,为此,将制动环作成开口且周长小于卷筒的周长,使其与卷筒紧密贴合,为了使棘轮、凸轮能与卷筒贴合紧密,确保有足够大的制动摩擦力矩,在圆环的开口端之间设有弹性垫块,在开口圆环的端面内设螺纹盲孔,在开口圆环的另一端面内设有螺纹过孔与上述螺纹盲孔相对,螺钉15穿过螺纹过孔旋入螺纹盲孔内,螺钉头端面置于螺纹过孔上端的台阶孔端面上,使开口的凸轮及棘轮和制动环、卷筒抱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电动葫芦在起升重物时,当第一制动器失灵或者出现轴断、齿断重物自由下落时,当卷筒转速达到一定的转速(正常转速的1.25倍)时,凸轮作用在摆臂上的滚轮的离心力使摆臂向外甩摆的幅度增大,克服弹簧力,棘爪插入棘轮槽内,使卷筒停止转动,此时重物停在空中。在摆臂的摆动时,摆臂上的凸体将行程开关压下,使下降接触器断电不能下降而只能上升。为了将悬在空中的重物降到地面上,可按动上升按钮,卷筒上升(与下降的转向相反),棘爪在弹簧的作用下从棘爪槽中脱离出来,关闭上升按钮,卷筒停止上升,自由下落一定距离后,被再次制动,多次重复上述动作可使重物安全降到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7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