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插绳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7896.6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明;许臣庆;刘元基;王国法;邵兴宏;崔建华;罗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766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插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插接钢丝绳绳套的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了一种钢丝绳插绳器。
背景技术
在起吊重物时,钢丝绳绳套是常用的起吊用器材,对于煤矿企业或其他生产企业,每年使用插接的钢丝绳绳套的数量是非常可观的;
现有技术中,插接钢丝绳绳套的工艺一般是三个人采用一把传统插具进行插接作业,其中,一人操作,另外两人配合;其存在的缺点是:插接作业占用人员多,工时长,劳动强度大,插接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了整个生产的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适于实用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巧妙、使用简单、省时省力、插接效率高的钢丝绳插绳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丝绳插绳器,该插绳器包括壳体基座,杠杆,杠杆支撑臂,及交叉固定在一起的插绳锥杆和锥杆杠杆;其中,所述壳体基座前端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一侧设置有纵向台,所述凹口底侧设置有横向台,所述凹口另一侧设置有倒“L”形操作钩台;
所述壳体基座横向设置有支承轴,所述壳体基座上表面设置有穿孔,所述杠杆支撑臂底端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支承轴活动连接;
所述杠杆与所述杠杆支撑臂活动连接;
所述插绳锥杆上端与所述杠杆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基座上表面设置有锥杆承插孔。
基于上述,所述壳体基座一侧固定有工作杆,所述工作杆端部设置有弯钩。
基于上述,所述杠杆支撑臂底端设置有轴孔,所述杠杆支撑臂的轴孔活动套设在所述支承轴上。
基于上述,所述杠杆支撑臂上端设置有叉口,所述叉口两侧分别设置有叉口螺栓孔,所述杠杆端部设置有螺栓孔,穿过所述叉口螺栓孔和所述螺栓孔穿设有螺栓。
基于上述,所述插绳锥杆上端设置有丝杆,所述杠杆上设置有丝杆穿孔,所述丝杆穿过所述丝杆穿孔设置,所述丝杆顶端设置有限位螺母。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具体的说,该钢丝绳插绳器利用杠杆的原理,把原来用人力直接插接改为通过借助杠杆力臂的方式间接插接,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钢丝绳插绳器,该插绳器包括壳体基座1,杠杆2,杠杆支撑臂3,及交叉固定在一起的插绳锥杆4和锥杆杠杆5;
其中,所述壳体基座1前端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一侧设置有纵向台8,所述凹口底侧设置有横向台9,所述凹口另一侧设置有倒“L”形操作钩台10,所述壳体基座1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锥杆承插孔14,其中一个位于所述操作钩台10旁边;
所述壳体基座1横向设置有支承轴6,所述壳体基座1上表面设置有穿孔7,所述杠杆支撑臂3底端穿过所述穿孔7与所述支承轴6活动连接,即,所述杠杆支撑臂3底端设置有轴孔,所述杠杆支撑臂3的轴孔活动套设在所述支承轴6上;
所述杠杆2与所述杠杆支撑臂3活动连接,即,所述杠杆支撑臂3上端设置有叉口11,所述叉口11两侧分别设置有叉口螺栓孔,所述杠杆2端部设置有螺栓孔,穿过所述叉口螺栓孔和所述螺栓孔穿设有螺栓;
所述插绳锥杆4上端与所述杠杆2活动连接,即,所述插绳锥杆4上端设置有丝杆,所述杠杆2上设置有丝杆穿孔,所述丝杆穿过所述丝杆穿孔设置,所述丝杆顶端设置有限位螺母12。
基于上述,所述壳体基座1一侧固定焊接有工作杆13,所述工作杆13上端部设置有弯钩。
采用传统插具进行人力直接插接,三个工人每天只能插接一件钢丝绳绳套,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钢丝绳插绳器后,两人一小时可以插接一件钢丝绳绳套,使得钢丝绳绳套的插接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且省时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7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变幅装置
- 下一篇: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自适应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