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7940.3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63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朝;赵振伟;张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500河南省长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机构 真空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真空断路器,特别与一种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有关。
背景技术
传统高压真空断路器其操动机构主要采用弹簧机构,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因而故障源多,长期频繁操作,故障率高,使用可靠性差,维护工作量大。近年来出现的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以其主要运动零部件少、动作可靠、合闸特性与真空断路器配合得比传统操动机构更好等优点而倍受关注。但是,目前的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在力的传递上仅靠在拐臂上开长圆孔,在分合闸过程中,拐臂孔和机构输出杆的销子直接接触,摩擦力大,效率不高,且容易造成机构的损坏,同时也给永磁机构的控制部分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构输出杆横向不受力,效率更高的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的机构输出杆下端固定有一万向节,万向节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合闸拐臂上,合闸拐臂与断路器的大轴配合完成断路器的合分闸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机构输出杆、万向节和合闸拐臂组成机构输出。在分合闸过程中,可以通过万向节实现不让机构输出杆横向受力,即拐臂孔的中心与机构输出杆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不容易造成机构的损坏,整个机构的可靠性高,故障率低,可以频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一个实施例在合闸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在分闸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绝缘套筒 2、绝缘拉杆 3、大拐臂 4、销轴 5、挂板6、分闸弹簧 7、大轴 8、拐臂 9、连板 10、框架 11、合闸拐臂 12、万向节 13、机构输出杆 14、永磁机构 15、真空灭弧室 16、带长圆孔的合闸拐臂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真空灭弧室15固定在绝缘套筒1上,通过螺纹固定于框架10的底部。绝缘拉杆2位于真空灭弧室15的下端用螺母紧固。大拐臂3的左端与绝缘拉杆2的下端连接,大拐臂3本体置于框架10内,其中部设有一圆孔。销轴4置于该圆孔并与框架10铰接,大拐臂3可以绕销轴4转动。连板9的一端与大拐臂3的右端铰接,连板9的另一端与大轴7上的拐臂8相铰接。在机构输出杆13下端通过螺纹孔连接有一万向节12,万向节12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合闸拐臂11上,合闸拐臂11与断路器的大轴7配合完成断路器的合分闸操作。
在断路器需要合闸时,永磁机构14的线圈带电,驱动机构输出杆13向下运动,带动万向节12、合闸拐臂11,合闸拐臂11的转动会驱使大轴7作顺时针转动,同时大轴7的转动会带动每一相的拐臂8转动,拐臂8向下压住连板9,迫使大拐臂3右端向下运动,弹簧6被拉伸,大拐臂3左端向上运动,使真空灭弧室15的动静触头闭合完成合闸的操作。在合闸完成过程中由于使用了万向节,不会再出现机构输出杆横向受力的现象,从而延长了机构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机构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7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