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相多固血液培养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8752.2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7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珍;孟云剑;刘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16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相多固 血液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血液培养器,具体涉及一种双相多固血液培养器。
背景技术
血培养是医学临床化验室中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相当多的疾病,如多种细菌传染病、肺炎、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腹膜炎、骨髓炎、产后脓毒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一级发热待查的病人等,均可能因细菌进入血液而引起菌血症、败血症。而这是严重和危急的全身性感染,需尽快查明血中的病原菌,以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抗菌治疗,因此,准确及时的血培养结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血培养瓶是培养器具中的一种,广泛用于微生物特别是一些苛营养的微生物,如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布氏杆菌、防线杆菌、心杆菌、金氏杆菌等的微量检测,对于准确及时出具血培养结果,确诊菌血症、败血症感染与否有重要意义。目前使用的血培养瓶有两大类,即手工型和上机型,手工型又分为双相型和厌氧型,其中上机型血培养瓶不但价格较高,而且是与专用仪器配套使用,而这些专用仪器非常昂贵,因此在国内医院广泛使用的是手工型血培养瓶。
现有常用的是双相双面血培养瓶,包括瓶体,瓶体的相对侧壁的中上部向外凸起形成固体培养基设置空间,固体培养基粘附在该空间上,一次可放入两种固体培养基,使用时采血入瓶,经一定温度下、一定时间的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可以观察到细菌的生长情况。但是这种双相双面血培养瓶还存在一些缺点:如制作过程繁琐;向内加入两种固相和一种液相时需要三次打开瓶口,先将在高温下为液体状的固相加入,等其凝固后再加入为液体状的第二种固相,第二种固相凝固后再加入液相,三次开口容易造成污染,常有大批量的染菌现象出现;固相面设计在瓶体的相对侧面,不能直接从正面观察,因为从正面观察时互相遮挡,不易准确观察菌种生长结果;对培养基菌种移种时存在较多死角,特别是外凸起的上部很难取样;瓶体所用材质为玻璃,质量重且容易破碎,不方便运输和使用的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双相多固血液培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相多固血液培养器,包括设有开口的密闭容器,开口处设有与之相适配的密闭塞,所述容器内腔的一侧由主隔板隔开分为两个空间,其中一个空间再由一个或多个副隔板隔开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
所述主隔板和副隔板设置在容器内腔的水平侧,主隔板和副隔板交汇于同一处。
所述开口位于水平侧相对的一侧上,且开口位置与主、副隔板的交汇处相对应。
所述主、副隔板的高度小于容器内腔的高度。
所述主隔板设置在容器内腔的竖直侧,主隔板将该侧分为上下两个相通的空间,上部空间再由一个或多个副隔板隔开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
所述开口位于容器的顶部。
所述开口方向与设置主、副隔板的竖直侧成10~30°的角度。
所述主、副隔板的高度小于容器内腔的宽度。
所述主隔板的自由端设置有挡板,副隔板设置在主隔板上,开口位置与主隔板的自由端对应。
所述容器材质为透明塑料。
本实用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在开口一次或两次的情况下将液相和固相培养基加入,减少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开口加样所造成的染菌现象;(2)可以同时加入多种固相,同时对多种细菌进行检测,使用时非常简便,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3)固相培养基设置在同一侧,在观察时没有遮挡,极大保证了观测者对结果判断的准确性;(4)设置一定的开口方向,使移种取样时非常方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取样死角;(5)采用透明塑料材质,质量轻且不易破碎,方便了运输和使用后的处理。本双相多固血液培养器主要用于对血液的培养,也可用于脑髓液、胸腹水和其他多种体液的病原菌培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密闭容器1内腔的水平侧3设置主隔板5,分为两个空间,其中一个空间由副隔板2和副隔板4隔开分为三个空间,主隔板5、副隔板2和副隔板4交汇于同一处,设有相适配密闭塞7的开口6设置在水平侧3相对的一侧上,且开口6的位置与主隔板5、副隔板2和副隔板4的交汇处相对应,主隔板5、副隔板2和副隔板4的高度小于容器1内腔的高度,容器1的材质为透明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8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电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