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端为ST光纤连接插头的双芯光纤跳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8899.1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6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程霁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浩 |
地址: | 471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端 st 光纤 连接 插头 跳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跳线。
背景技术
光纤跳线是在光纤的两端分别安装上光纤连接插头,以实现光路活动连接的无源器件。针对不同的光设备之间的光路连接,光纤跳线上的光纤连接插头的类型和数量是不同的,现有带ST光纤连接插头的光纤跳线都是在单根光纤的两端各安装一个光纤连接插头,其中一个采用ST光纤连接插头;这种光纤跳线一次只能实现一条光路的连接,而在需要同时接通两条光路的场合却不能够使用,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端为ST光纤线连接插头的双芯光纤跳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端为ST光纤连接插头的双芯光纤跳线,以实现在光设备之间能够同时接通两条光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端为ST光纤连接插头的双芯光纤跳线,包括ST光纤连接插头,该插头的前端为陶瓷插针、尾端为光纤护套,ST光纤连接插头内具有两根并行的光纤,两根光纤前端的裸纤部均穿入陶瓷插针的插孔内,两根光纤从光纤护套的穿孔中穿出,在每根光纤的尾端对应安装有一个光纤连接插头。
光纤护套的穿孔中还设有总束管,总束管的一端固接于光纤护套内,另一端延伸至光纤护套外一设定的长度位置;所述两根光纤均为紧套光纤,两根紧套光纤均从总束管中穿出,每根紧套光纤在从总束管至自身尾端的部分套装有分束管;总束管与两根分束管通过一热缩管连接,热缩管的一端套设于总束管外围,另一端套设于两根分束管外围。
所述的紧套光纤为Φ0.9mm的紧套光纤。
所述两根光纤中的一根光纤尾端的光纤连接插头是FC插头,另一根光纤尾端的光纤连接插头是SMA插头。
ST光纤连接插头的陶瓷插针上及FC插头的插接端上均装配有防尘帽。
本实用新型在ST光纤连接插头内设置两根光纤,两根光纤的前端并行插入ST光纤连接插头的陶瓷插针内,而在两根光纤的尾端分别装上光纤连接插头,可以同时与两个光接口连接,实现了同时接通两条光路的目的。采用Φ0.9mm的紧套光纤可以传输波长为808nm的3-5W的高能量;设置防尘帽可以有效地保持光连接部位的洁净,防止受污染后影响光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ST光纤连接插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总束管与分束管接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端为ST光纤连接插头的双芯光纤跳线,包括ST光纤连接插头1,该插头的前端为陶瓷插针16、尾端为光纤护套13;ST光纤连接插头1内具有两根并行的紧套光纤4、6,两根紧套光纤前端的裸纤部均穿入陶瓷插针16的插孔内;在光纤护套13的穿孔中设有总束管14,总束管14的一端固接于光纤护套13内,另一端延伸至光纤护套外一设定的长度位置;两根紧套光纤均从总束管14中穿出,在穿出后,每根紧套光纤在从总束管至自身尾端的部分套装上分束管5、7,在每根紧套光纤的尾端对应安装一个光纤连接插头8、9;总束管14与两根分束管5、7通过一热缩管3连接,热缩管3的一端套设于总束管14外围,另一端套设于两根分束管5、7的外围,热缩管3将两根分束管的前端束在一起,并与总束管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中,紧套光纤采用Φ0.9mm的紧套光纤;两根光纤尾端的光纤连接插头分别是FC插头11和SMA插头9。
为了保持光纤跳线两端插接部位的洁净,在ST光纤连接插头的陶瓷插针16上及FC插头的插接端上还装配有防尘帽10、11。另外,为了对光纤跳线各个插头的类型清楚识别,在每个光纤连接插头的根部都设置有型号标识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8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仿真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