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头端头支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9029.6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仝矿伟;张慧民;陈宜新;石玉旺;邓玉凤;司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14 | 分类号: | E21D15/14;E21F1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浩 |
地址: | 4723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头 端头 支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头端头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为采煤综合工作面准备设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设备的特殊性,因为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工作面巷道及顶板压力会越来越大,支护的强度和难度都在增加。如转载机处在工作面端头与巷道交叉处,需要支护的顶板面积大,这里摆放的设备多,又是物料进出的必经之路,行人往返也要通过此处,支护强度要求比较高,支护必须牢固可靠,若支护强度不能满足设计的技术要求,它将直接影响此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设备防护要求也更高,若强度不够,设备、人员就得不到有效保护。而目前转载机机头端头支护中就存在有端头顶板下沉的问题,这会影响到工作面正常安全生产,导致生产率下降,不能按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头端头支护装置,可有效地解决工作面机头端头支护问题,保证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机头端头支护装置,该装置的的顶梁的二端下方各连接有平板顶座,在平板顶座下方各连接有互相对称的二个顶座耳片和二个顶座挡板,形成一个四方套,顶座耳片通过轴销各自与千斤顶的上端连接,千斤顶的下端通过轴销各自与底座耳片连接,二个底座耳片均连接在平板底座上,在平板底座下面连接有二个底座筋板,二个底座筋板另一端又连接在挡煤板外槽帮上,挡煤板外槽帮安装在转载机上。
在所述的顶座耳片、底座耳片上各设有销孔。
本实用新型支护顶板有力,可有效防止端头顶板下沉;与转载机连为一体,实现与转载机同步前移;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端头支护劳动效率;可以实现连续生产,加快推进速度,提高工作面产量;可有效地解决工作面机头端头支护问题,保证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两根工字钢焊成一体的顶梁1的二端下方各焊接有平板顶座2,在平板顶座2下方各焊接有互相对称的二个顶座耳片3和二个顶座挡板4,形成一个四方套,其中在顶座耳片3上各设有销孔,顶座耳片3通过轴销各自与千斤顶5的上端连接,千斤顶5的下端通过轴销各自与二个带销孔的底座耳片6连接,二个底座耳片6均焊接在平板底座7上,在平板底座7下面焊接有二个底座筋板8,二个底座筋板8另一端又焊接在挡煤板外槽帮9上,挡煤板外槽帮9安装在转载机10上;由于转载机10的左、右侧挡煤板高低不同,左侧为低挡煤板侧,所以安装二根一字排开布置的顶梁1,每根顶梁1长度为5米;右侧为高挡煤板侧,所以安装三根一字排开布置的顶梁1,每根顶梁1长度为3米,三根顶梁1之间留有间隙。每根顶梁1二端下方均焊接有二个平板顶座2。
当正常工作时,千斤顶全部升起,通过顶梁支撑顶板。需要移动时千斤顶、顶梁全部降下,随着转载机前移机头端头支护整体前移,到新位置后重新全部升起顶梁支撑顶板。每拉移两次机头就要移动一次机头端头支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90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