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载机自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9053.X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9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仝矿伟;张慧民;陈宜新;石玉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6 | 分类号: | E21F1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浩 |
地址: | 4723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转载机自移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开采,在生产运行中大量使用转载机与破碎机,随着开采进度深入,转载机与破碎机也经常移动。以往是采取人工移动,井下巷道工作场地有限,操作很不方便,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维护检修工作量也大,支护顶板暴露时间长,影响支护顶板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载机自移装置,可实现转载机与破碎机整体前移,操作简单方便,维护检修工作量小,安全性能好。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转载机自移装置,该装置的前垫架连接在转载机的机身爬坡段的下方,前垫架左右两侧的双耳片与拉移千斤顶相连接,二个拉移千斤顶另一端各与左右二个道轨前端耳座相连接,二个道轨前端耳座上均压有压柱,压柱分别装在转载机的两侧,道轨后端均与联接环连接,联接环的另一端均与另一道轨连接,左右两侧的道轨均放置在巷道底板上;导轮分别装在破碎机的前后与左右,导轮分别与道轨相接触,升降千斤顶分别装在转载机的两侧,升降千斤顶底部又同时与巷道底板相接触。
所述的导轮及升降千斤顶均为8个。
所述的前垫架为一个整体箱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转载机与破碎机整体前移,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能好;可实现工作程序连续性,支护顶板稳定可靠,减少支护顶板暴露时间,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效率,满足工作面快速推进的要求;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垫架1为一个整体箱式结构,焊接在转载机10的机身爬坡段的下方,前垫架1左右两侧的双耳片与拉移千斤顶2连接,二个拉移千斤顶2另一端各与左右二个道轨5前端耳座相连接,二个道轨5前端耳座上均压有压柱3,压柱3分别装在转载机10的两侧,道轨5后端均与联接环6连接,联接环6的另一端均与道轨9连接,联接环6起软连接作用,破碎机7装在转载机10上,成为一整体,左右两侧的道轨5和道轨9均放置在巷道底板上;8个导轮8分别装在破碎机7的前后与左右,导轮8分别与道轨5和道轨9相接触,8个升降千斤顶4分别装在转载机10的两侧,升降千斤顶4底部又同时与巷道底板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1、先使两根压柱3将道轨5压住并固定在巷道底板上不动,转载机10两侧的8个升降千斤顶4升起离开巷道底板面,此时启动前垫架1两侧的二个拉移千斤顶2向前伸出迫使转载机10和破碎机7通过导轮8沿着道轨5和道轨9顶向前移。
2、当转载机10和破碎机7到位后,撤去压柱3对道轨5的压力,启动8个升降千斤顶4下降,使其底部接触巷道底板面,并将转载机10和破碎机7连同导轮8向上升起,消除导轮8对道轨5和道轨9的压力,此时再将二个拉移千斤顶2收回带动道轨5和道轨9向前拉移,以准备下一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90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线移动托架装置
- 下一篇:具有保温效果的透明双层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