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管余热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9457.9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9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树民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2G5/02;B60K1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67200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管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有效利用车辆尾气余热的排气管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天气冷的时候或者出远门的时候,人们苦于没有热水温饭或者热水洗刷,对机动车乘客尤其是中远程货车乘客来说,饮用及盥洗用水基本上靠自备的容器携带,这些容器一般不带有加热功能,这就给途中乘客的饮用及盥洗带来不便,这个问题在冬季更为突出。
然而机动车发动机作功时从排气管所排出的废气温度可达100度以上,利用汽车尾气的热量进行水加热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这方面已经有一机动车饮水加热装置的专利(申请人鲁富春,申请号为98202762),该专利的加热装置包括筒形热水胆,热水胆的直径大于发动机排气管直径,通气管纵向穿入热水胆并与热水胆固定为一体,通气管和两端超出热水胆。热水胆有进水嘴、排水嘴,出水口。此外该装置还包括水桶、输水管、输气管、带电动机的水泵,热水胆的进水嘴输水管与水桶的出水嘴相连,热水胆的排气嘴用输气管伸入水桶上部,带电动机的水泵安装在热水胆的出水口,水泵的出水嘴连接输水管。上述结构的加热装置只是在现有排气管外加装水套实现加热,其最大缺点是在水桶内有水的情况下,水将始终处于加热状态,即使是在水温已达到沸点之后。这样水就可能完全被蒸发掉,并且容易使循环水路中的压力过大,危及管路及装置本身。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能有效收集排气管排出的废气余热,并对余热加以利用的排气管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法实现的:
排气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排气管和排气管上的消音器,消音器一侧连接有进气管,另一侧连接有排气口,其中,消音器外安装有水箱,消音器外壁和水箱内壁间有空隙,水箱由上箱体和下箱体组成,上箱体和下箱体间设有滤网板,上箱体上部设有进水口,下箱体下部设有放水孔。
所述的进水口上设有水箱盖,进水口和水箱盖上设有负压孔。
所述的下水箱上设有孔洞,分别为进气管孔和排气口孔,孔洞上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消音器和水箱的空隙间设有缓冲垫。
所述的缓冲垫至少有两个。
所述的水箱的内壁设有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安装使用方便,在天气冷的时候或者出远门的时候,需要热水温饭或者热水洗刷时,把上箱体与下箱体和排气管消音器组装成一体,利用尾气的热量对水箱里的水进行加热,使水箱里的水达到沸腾,热水可以煮鸡蛋、温饭、洗衣等。当不需要热水时,可以把水箱里的水从放水孔流出;或者也可以把水箱从排气管消音器上拆卸下来。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水箱包裹在排气管消音器外,起到了辅助降低噪声的作用,还由于在水箱上部的进水口上设置了负压孔,可有效控制箱体内压力,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可以看出,本排气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排气管和排气管上的消音器1,消音器一侧连接有进气管14,另一侧连接有排气口15,消音器1外安装有一水箱,水箱内壁设有一层保温层3,水箱由上箱体4和下箱体5组成,消音器1安装在下箱体5内,消音器1外壁和下箱体5内壁间有空隙,消音器1和下箱体5空隙间安装有两个缓冲垫6。上箱体4和下箱体5间安装有一滤网板7,上箱体4上部设有一进水口8,进水口8上旋接有一水箱盖9,进水口8和水箱盖9上设有负压孔10。下箱体5下部设有一放水孔11。下箱体5上设有两个孔洞,分别为进气管孔12和排气口孔13,消音器1一侧的进气管14穿装在进气管孔12内,消音器1另一侧的排气口15穿装在排气口孔13内。进气管孔12与进气管14之间安装有进气管孔密封圈16,排气口孔13与排气口15之间安装有排气口孔密封圈2。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树民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树民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94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