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洗脱皮芝麻连续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9579.8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07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华 |
主分类号: | A23N7/00 | 分类号: | A23N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63000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洗 脱皮 芝麻 连续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谷物或油料等农产品脱皮分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水洗脱皮芝麻连续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芝麻仁生产企业一般均采用芝麻湿法脱皮分离的工艺,具体生产工艺路线为:原料芝麻→清理→浸泡→脱皮→皮仁分离→脱水→烘干→精选→包装→成品,该工艺过程中需要用水浸泡原料和淘洗分离芝麻的皮和仁,该方法生产的产品质量好,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的工艺工序多,每一个工序都需要相应的设备来完成,设备多,投资大,周转过程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物料损耗大;皮仁分离工序是芝麻仁生产的重要工序,关系到成品的得率,通常是将皮仁混合物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利用皮和仁浮力的不同,采用人工漂撇的方式,将上面的芝麻皮层捞去,但由于芝麻皮和仁依靠浮力分离不彻底,往往造成皮中含仁和仁中含皮高,即成品芝麻仁的得率低而粘皮率高,同时耗水量大、劳动强度大、物料及能源消耗高。湿芝麻仁的脱水多采用间歇式三足离心机,不能连续脱水,劳动强度大,物料损失多。烘干工序多采用振动流化床、卧式沸腾干燥器,间歇立式高效沸腾干燥器。而振动流化床能源消耗高,烘干时间短,烘干速度太快,产品有露油现象;卧式沸腾干燥器,物料沸腾状态差,有死角,烘干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间歇立式高效沸腾干燥器不能连续生产,劳动强度大,能源消耗高。所有这些不足或缺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简单、脱皮分离效果好、原料利用率高、产品质量高、能源消耗低、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的水洗脱皮芝麻连续生产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水洗脱皮芝麻连续生产设备,包括进料箱、原料提升机、脱皮分离一体机、湿芝麻仁提升机、干燥器、离心风机和存料箱,进料箱的出料口与原料提升机下部的进料口连接,原料提升机上部的出料口与脱皮分离一体机的进料口连接,湿芝麻仁提升机上部的出料口与干燥器的进料口连接,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干燥器上的进风口连接,干燥器的出料口与存料箱连接,所述脱皮分离一体机的出料口下方设有连续吸滤脱水机,连续吸滤脱水机的出料口与湿芝麻仁提升机下部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干燥器并排设置若干台,干燥器采用立式连续高效沸腾干燥器,干燥器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管道串接为一体,从干燥器进料口到出料口方向干燥器之间的连接管道自上而下成阶梯状布置。
所述干燥器的出料口与存料箱之间设有除尘精选装置,除尘精选装置包括干芝麻仁提升机、精选筛和除尘器,干芝麻仁提升机下部的进料口与干燥器的出料口连接,干芝麻仁提升机上部的出料口下方设有精选筛,精选筛与除尘器连接,存料箱位于精选筛的出料口下方。
所述脱皮分离一体机并排设置若干台,脱皮分离一体机与原料提升机之间设有螺旋输送机。
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干燥器下端的进风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热风炉。
所述脱皮分离一体机的出料口下方设有湿芝麻仁暂存箱,连续吸滤脱水机设于湿芝麻仁暂存箱的出料口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将芝麻的浸泡、脱皮和皮仁分离三个工序的工作在脱皮分离一体机一个设备中完成,芝麻皮与芝麻仁分离采用沉降式自动分离工艺,设备减少,工艺得到简化、投资少、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得率。湿芝麻仁采用连续吸滤脱水机脱水,使脱水过程连续进行,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芝麻的破损;烘干采用新开发的立式连续高效沸腾干燥器,湿芝麻的烘干连续化进行,芝麻仁在热气流中处于漂浮状,并相互摩擦抛光,减少了成品的粘皮率,提高了成品的光洁度,热风炉可为干燥器提供热的烘干空气,热风可有效地分配利用,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了能源消耗;由于水洗、烘干过程连续进行,与间歇烘干相比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整个芝麻脱皮分离生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也得到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华,未经王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9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