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塔用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9650.2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0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玉;金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原惠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J19/26;B05B7/00;B01F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浩;牛爱周 |
地址: | 450012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头,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塔用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火电厂、玻璃厂等燃煤烟尘量较大的烟气脱硫塔用喷头大多为螺旋喷头,此种螺旋喷头由于加工的原因,内置喷水片喷槽,仅是在喷水片上钻有若干斜孔,喷头下壳体旋流室采用方形或锥形结构,斜喷水孔及方形或锥形旋流室喷头,喷水旋流效果不好,导致喷淋成雾性能差。由于此种喷头成雾性能较差,应用中只能采取增加水压来弥补其不足,从而导致耗能较大和机械磨损较快,成本也相应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性能好,喷雾覆盖面积大的脱硫塔用喷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脱硫塔用喷头,包括文丘里喷管及喷嘴,文丘里喷管一端通过延长套管与喷嘴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进液口和进气口,喷嘴的前端设置有喷孔。
所述的进液口与进气口垂直设置,气体经进气口沿文丘里喷管轴向导入,脱流液经进液口沿文丘里喷管径向导入。
文丘里喷管喉颈处即是进液口与进气口交汇处。在文丘里喷管喉颈处垂直于进液口方向的喷管内设置有一可调节反流板,该反流板可通过调节螺钉调节高度。
所述喷嘴前端设置的喷孔为扁平狭缝状结构,所喷射出的雾化液雾呈扁平扇形状分布。
喷嘴的内径小于文丘里喷管和延长套管的内径。
文丘里喷管与延长套管之间螺纹连接,延长套管与喷嘴之间螺纹连接。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延长套管来调节喷管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压缩空气从进气口以一定的速度轴向进入文丘里喷管,脱硫液从进液口以一定的速度径向进入,在文丘里喷管的喉颈处,高压高速的气流与导入的脱流液垂直相撞,脱硫液被高压高速的压缩空气打成细小的液滴,进入后面的扩张管段后,管径变大,流速变小,靠近管壁的液滴容易碰到一起汇集成较大的液滴,由于延长套管的内径大于喷嘴的内径,再次利用文丘里原理使较大液滴重新被打碎,并以较大的速度喷出。在垂直于脱硫液进入方向的文丘里喷管内设置的反流板,可使喷射的溶液通过反射被再次击碎,使脱硫液的雾化性能大大提高。调整螺钉可以调节反流板的高度,从而通过控制文丘里喷管喉径来适应不同的流量。采用扁平狭缝状的喷孔,喷出的脱硫液在发散角不小于70°和垂直方向角不大于25°的空间内呈扁平扇形均匀分布,覆盖面积大,脱硫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塔用喷头包括文丘里喷管1和喷嘴2,文丘里喷管1的一端通过延长套管8与喷嘴2相连通,文丘里喷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液口3和进气口4,喷嘴2的内径小于延长套管8的内径,喷嘴2的前端设置有喷孔5,喷孔5为扁平狭缝状结构,其所喷出的脱硫液呈扁平扇形雾状,覆盖面积大;进液口3与进气口4垂直设置,文丘里喷管1喉颈处即进液口3与进气口4交汇处;文丘里喷管1与延长套管8的一端螺纹连接,延长套管8的另一端与喷嘴2螺纹连接,若喷嘴2被腐蚀或损坏,可以很方便地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大大降低了成本。在垂直于进液口3方向的文丘里喷管1内还设置有反流板7,可使喷射的溶液通过反射被再次击碎,使脱硫液的雾化性能得以提高。调整螺钉6可以调节反流板7的高度,从而调节文丘里喷管的喉径,以适应不同的喷雾要求。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如更换不同型号的延长套管来调节喷管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工况要求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原惠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原惠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9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